不同布针方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膝痛的临床研究

来源 :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膝痛是疼痛门诊的常见疾病,约占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30%,主要临床表现初起为膝部疼痛、功能障碍,重者会导致关节僵硬和变形,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反复发作,难以治愈。部分慢性膝痛的患者反复经过多种治疗,如关节内注药、封闭理疗,甚至手术治疗等,仍未取得满意效果。在治疗软组织痛症中,银质针导热疗法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逐步被临床医师肯定。然而各个学者在对慢性膝痛的治疗中,由于学术差异与经验差异,导致银质针导热疗法的布针方案存在差别。银质针布针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提升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医用红外热像采集人体的辐射热,无创客观记录和反映机体的温度变化。利用红外热像在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区域扫描时呈现偏低温改变的图示,与传统软组织外科学理论相结合,准确标记致痛压痛点,进行银质针布针施治,观察此法治疗慢性膝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5年6月期间至我科门诊就诊诊断为慢性膝痛、并采取银质针导热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并以患者是否采用医用红外热像辅助布针为依据分为复合组与单纯组。其中采用医用红外热像仪辅助定位与传统软组织压痛点相结合布针后进行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的患者作为复合组(A组),单纯按照传统软组织压痛点布针后进行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的患者作为单纯组(B组)。以VAS及JOA评分为主要参考指标,并根据两组定量资料样本量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研究所需患者为每组30例,各组分别从纳入数据中随机抽取30例。统计第一次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周的VAS、JOA评分,并收集整理治疗后1月和治疗后6月随访的VAS、JOA评分,然后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主要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检测指标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均有下降,疼痛症状均有缓解,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患者JOA评分均有升高,提示膝关节的功能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近期疗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1月随访的VAS和JOA评分,A组VAS评分(x)±SD2.43±0.50、B组VAS评分(x)±SD3.43±0.50、A组JOA评分(x)±SD75.5±5.31、B组JOA评分(x)±SD69.2±4.56,结果得知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红外热像辅助布针法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压痛点布针法治疗组。
  5.远期疗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6月随访的VAS和JOA评分,A组VAS评分(x)±SD2.30±0.60、B组VAS评分(x)±SD3.33±0.76、A组JOA评分(x)±SD75.7±5.68、B组JOA评分(x)±SD69.7±5.24,结果得知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红外热像辅助布针法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压痛点布针法治疗组。
  主要结论:
  1.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膝痛后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均有明显变化,患者的疼痛症状、关节功能均有改善,是治疗慢性膝痛的有效方法。
  2.采用医用红外热像仪辅助定位与传统软组织压痛点相结合布针后进行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慢性膝痛诊治的效率和布针的准确度,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按照传统软组织压痛点布针治疗法,治痛效果、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3.利用医用红外热像仪辅助定位的布针方法是银质针导热疗法的优化改进。
其他文献
目的: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单链非编码RNA(长度约为20-24nts),其在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miR-182是人类及小鼠视网膜中表达量最高的miRNAs分子之一,然而,其在视网膜发育中的作用尚未清楚。本研究以miR-182基因敲除(KO)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研究miR-182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方法:  通过基因型鉴定,获取
目的:  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Ls)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感染的病原菌中检出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现有的研究报道发现,侵入循环系统的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介导机体组织损伤和死亡.外周血单核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感染后病理生理进程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小鼠循环单核细胞亚群主要分为炎症性亚群(Ly6ChiCD1
学位
目的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一种极具前途的治疗方式,寻找乳腺癌有效的治疗靶点进行相应的靶向治疗已成为当前乳腺癌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内特异的标志性分子为靶点,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并进行有效治疗。所以,寻找有效的肿瘤分子标志物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
学位
背景和目的  针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对心脏、视神经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电针足三里可减轻脓毒症及内毒素休克所致急性肺损伤,而电针足三里对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效应,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本实验通过建立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干预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方法  
目的  对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住院且发热1周以上的14岁以下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儿童中长期发热的临床特征和病因构成。  方法  1.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且发热持续时间>7天的14岁以下住院儿童病例。收集纳入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等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  2.根据发热时间为分为3组:~14天组、~2
学位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原发性肝癌肝部分切除患者院内感染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肝胆外科择期行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肝部分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E组)与静脉镇痛组(I组)。E组给予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I组采用全身麻醉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评分分
学位
背景和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以神经病理性改变为基础的顽固性疼痛,其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常用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但未取得有效的治疗。大量研究已证实miRNAs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对miR-34a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作用机制不断地被揭示,研究表明miR-34a在非肿瘤疾病,尤其是对于慢性损伤
目的  探讨丹酚酸A(Sal 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利用体外糖氧剥夺(OGD)模型和体内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IR),研究SalA对Akt信号通路和胞浆型磷脂酶A2表达的影响,阐明SalA通过Akt信号通路调控胞浆型磷脂酶A2表达的分子机制。  方法  (1)采用线拴法构建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IR)模型。将正常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MCA
学位
目的:探讨喉罩联合自主呼吸胸科麻醉对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择期行VATS肺大泡缝扎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成支气管麻醉单肺通气组(C组,n=15)和喉罩联合自主呼吸组(L组,n=15)。两组均以右美托咪定0.3μg/kg提前10min静脉泵注。C组以舒芬太尼0.4μ
学位
大量研究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与人类生殖健康密切相关,可能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有关,建立不同检测方法,准确测定污染物浓度,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关系。  目的:(1)建立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游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测方法,分析其浓度分布特征及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联强度。(2)研究血清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复发性流产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探讨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对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