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的精细控制研究与参数敏感性分析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w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锚式悬索桥为塔-梁-缆自平衡结构体系,由于主缆锚固于梁体,修建顺序为先塔、梁结构后缆索系统,使其修建过程非常复杂。塔、梁施工完毕进入缆索系统架设阶段,需要对主缆线形进行精确地计算并对基准索股的架设进行精细地控制;进入体系转换阶段,为减少运营期间由于徐变、收缩效应对结构的影响,为节省施工费用、缩短工期,为减小施工误差对结构线形、内力的影响,需要制定合理、经济、高效、精确的体系转换方案。本文以位于天水市罗家沟一座独塔不等跨钢箱梁自锚式悬索桥和位于西宁市文汇路一座双塔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为研究背景,围绕缆索系统的计算和控制、合理成桥状态的优化、吊索不接长体系转换方案的制定和体系转换过程中影响参数的敏感性等问题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以分段悬链线理论为基础,根据主缆无应力长度不变原理、索鞍沿滑动面的平衡条件,提出了主缆成桥线形、空缆线形及主缆在索鞍切点位置的计算方法和流程;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自锚式悬索桥缆索系统计算程序,对天水罗家沟桥和西宁文汇桥的主缆无应力长度和线形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计算方法正确、计算结果可靠,可以在实际施工控制和后续有限元分析中使用。以CEB-FIP 90模型为基础,首先对影响徐变系数、收缩应变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可知平均温度对徐变系数和收缩应变的影响是正相关的,混凝土加载龄期、粉煤灰掺量、平均相对湿度和混凝土强度对徐变系数和收缩应变的影响是负相关的。其次考虑桥址气象资料、现场材料参数和施工计划,采用有限元正装分析对徐变、收缩效应对结构的长期影响进行了预测,可知徐变、收缩效应使桥塔内偏、加劲梁下挠、边跨吊索力较主跨吊索力有更大的减小、辅助墩和桥塔处支座反力伴随计算终止时间不断增大。然后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对设计阶段制定的合理成桥状态进行优化的计算流程,即根据预测结果,对桥塔设置预偏并计算使桥塔产生预偏的不平衡水平分力;通过在缆索解析程序中等比例增加边跨吊索力、减小主跨吊索力确定成桥吊索力。最后通过成桥作用组合对优化的合理成桥状态进行检算。以吊索张拉法为研究基础,首先基于抛物线理论对影响主缆垂度的参数进行分析,可知在体系转换过程中主要可控参数为主缆跨径和主缆长度,即通过增加主缆弹性伸长和顶推主索鞍,主跨主缆垂度会显著增大。然后提出了3阶段2轮张拉的吊索不接长体系转换方案,并就索鞍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天水罗家沟桥和西宁文汇桥编制了相应的体系转换方案,并与原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吊索接长、缩短工期、节省施工费用、简化计算分析过程。将自锚式悬索桥在施工过程中影响体系转换精度的参数分为张拉前参数和张拉后参数。对张拉前参数分析时首先通过解析法计算参数变化后的空缆线形,然后带入到有限元模型中进行施工过程分析;对张拉后参数仅在有限元模型中修改相应参数的变化值并进行施工过程分析。通过参数变化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原状态下的吊索力、主缆和加劲梁线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主缆线形对主缆抗拉刚度变化很敏感,对索鞍高度变化敏感;吊索力、主缆和加劲梁线形对加劲梁抗弯刚度、散索鞍纵向位置变化不敏感,在实际体系转换过程中可不考虑其影响。吊索张拉时环境温度与吊索力呈负相关,即张拉时环境温度升高,该吊索索力减小。长、中吊索索力对第2、3轮吊索张拉时环境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建议当吊索张拉环境温度与设计温度的偏差在10℃以上时,对中、长索张拉力予以适当的修正。精确、多轮次的张拉能够修正之前单根吊索张拉力变化和吊索张拉时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索力偏差、主缆和加劲梁线形偏差,建议在制定体系转换方案时每根吊索不宜仅张拉一次。索力和主缆、加劲梁线形对滑移式散索鞍在数值模拟中是否考虑滑动边界和施工时解除散索鞍临时约束的时机变化敏感。在进行仿真计算并制定体系转换方案时应模拟其滑动边界,在施工时应根据体系转换方案按施工方案按时约束或解除散索鞍的临时状态。
其他文献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融合了机器视觉和传统监控系统,是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广泛应用于国家公共安全相关系统、智能交通网络、智能电力、建筑智能化等领域。智能视频分析技术需要建立视频及其描述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机器视觉、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理解原始数据语义信息。运动目标检测在提高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的计算速度、准确性和鲁棒性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系统整体性能。背景建
铁路集装箱运输继承了铁路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的双重优势,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制定合理的铁路集装箱班列时刻表是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的重要工作。随着“一日一图”列车运行组织模式的实行,集装箱班列时刻表的确定,不仅需要根据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和邻接线路的技术条件,还要综合考虑当日集装箱货物的数量和到达办理站的时刻,即所制定的班列开行计划尽可能适应货物运输的需求特征。本文依据时变的货运需求,考虑集装箱货物和班列在时
多机协调吊运系统因其结构简单、可重组、易拆卸、模块化程度高、工作空间大及性价比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等领域,可实现陆上、水中及空中的货物吊运操作。该类系统兼具柔索并联机器人和多机器人系统的特点,是并联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多机协调吊运系统中绳索的柔性和单向约束特性,决定了系统整体的弱刚度性、不稳定性及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欠约束性等特点,使之明显有别于单体刚性支撑并联机器人及单体柔索并联机器人,
作文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和综合能力。它需要有识字和写字的基础、阅读理解的积累、口语交际的逻辑和综合能力的反映,是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在教学经验中得知:许多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不积极,甚至排斥,在作文学习上依旧是欠缺兴趣、阅读和方法,许多家长对此也无能为力。基于此状,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持续恶化,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序列化
经济发展和公路网的大规模建设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类型、数量逐年激增,车速和载重量也显著提高,汽车动荷载造成的路面破坏和地基沉陷愈加严重。路面破坏和地基沉陷则进一步加剧了汽车、路面及地基在行车过程中的振动,汽车-路面-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从而造成的路面损伤、行车平顺性和环境振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将汽车-路面-地基作为完整系统进行动力分析,即可反映地基特性对系统振动的影响,也能反映路
在当前的学科思政教育开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数学学科思政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也随之展开。推进小学数学课程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同向并进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本文在文献阅读和材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小学数学课程中可供开发的思政课程资源,并结合本校实践整理出可供参考的实践性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推进本校数学学科的思政教育发展,正确认识并挖掘数学学科的思政课程资源资源,并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本文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的课堂言语反馈是实现高效课堂,达成教学目的的关键之处,但是,当前关于课堂教学言语反馈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英语、物理、地理等学科,多是初高中阶段,对小学数学专家教师的言语反馈研究很少。本文通过对10位小学数学专家教师20节课的视频进行文本转写,按照教学言语反馈的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学位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目标的推动下,我国的铁路逐渐向西北地区延伸。修建的过程中,以桥代路的建造模式为部分需要跨越河流、湖泊、沟壑等地理环境的铁路提供了便利,桥梁已然成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盐渍土、盐湖以及高含盐量的地下水,该地区的土壤及湖水中存在大量的氯盐、硫酸盐等对水泥基材料有侵蚀作用的盐类,这将对该地区桥墩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较高的要求。诸多研究表明,通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