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飞声词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p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飞声(1858-1934)是清末民初著名诗人、词人和学者,也是南社、沤社等社团的重要成员。曾任《华字日报》《实报》《国学萃编》《爱国报》和《青鹤》等杂志报纸的编辑,在当时新闻界有重要的影响力。擅长诗词文论,有《香海集》《海山词》《老剑文稿》和《在山泉诗话》等作品传世。潘飞声一生未仕,旅居德国三年后返乡,便开始了他大半生的漂泊羁旅,最后终老上海。潘飞声的文才有目共睹,钱仲联称其词“仙袂飘举,才华艳发”①,梁淯赞他“摇笔五岳,振奇百家”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对潘飞声的词作及词话做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论述潘飞声的生平,分为“求学时期”、“旅德时期”、“居港时期”、和“居沪时期”。纵观现有的潘飞声生平研究成果,其生平叙述或是过于简略,或是对潘飞声词学交游有所忽略,所以本文在详细介绍潘飞声生平的同时,重点突出词学交游对潘飞声词章创作和词学思想的影响。不论是前期与广东文士聚于鹤洲草堂谈词论诗,还是后期居沪参加各类诗社文社,潘飞声以词会友,结识了很多国内外的词人,譬如陈璞、杨其光、井上哲、丘逢甲、叶恭绰、狄葆贤、黄遵宪等,通过词章唱和,给潘飞声带来了不同的思考。纵观潘飞声一生,不论是前期与广东友人遍游广东各地,还是之后旅居德国,辗转香港、上海等地,奇山异水尤其是异域风土极大地开阔了潘飞声的视野,也拓宽了潘飞声词作的内容和意蕴。
  第二章论述潘飞声词作的题材与主要内容。将对“闲情词”、“悼亡词”、“行旅与交游词”、“题画词”这四类题材进行详细阐述,概括其伤春悲秋、羁旅交游、黍离之悲与隐逸之思这几个方面的思想内蕴,并对潘氏词作思想内容变化的原因给予关注。潘飞声年少蜚声广东词坛,意气风发,所作闲情词中的伤春悲秋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后家道中落,妻子离世,科举落第这一系列的打击便毅然选择赴德任教,期间创作的《海山词》虽花辞焰发,但难掩其中羁旅之愁与思乡之苦,《长相思词》更是字字血泪,丧妻之痛可见一斑;回国后闭门读书,图报国之道,却阴差阳错,后又听闻甲午中日战败的消息,毅然离乡赴港主持《华字日报》,因职业的特殊性,此时的潘飞声便处在报国豪情与落寞隐逸的矛盾心态中,这种心态也体现在其词章创作之中。随后清朝覆灭,民国建立,但中国现状依旧没有改变,此时潘飞声移居上海,加入各类诗词文社,专注文事,以“独立山人”的姿态,在词章中抒发黍离之悲与隐逸之思。潘飞声词作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其颠沛的一生与思想的变化皆能在其词作中找到印证。
  第三章论述潘飞声词作的艺术特色。因为在现有的潘飞声研究资料中,大多偏重分析潘飞声海外词的艺术特色,对潘飞声词作总体艺术特色缺少一个全面的分析与概括,所以本文概括出“情真意切,抒写性灵”、“清旷绮丽,细密思巧”、“材新字新,大胆尝试”、“不乖雅正,深婉蕴藉”、“不树宗派,得诸家味”这五个方面的艺术特点,主要通过对某些特殊题材如闲情词、行旅交游词和题画词进行个性化总结,再结合潘飞声的整体创作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宏观把握,兼顾广泛性与针对性,以便多角度把握其词作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论述潘飞声的词学思想。在现有的潘飞声研究资料中,论者关注的是潘飞声词学著作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对其中的词学思想却鲜有阐述。所以本文将从“重情重真,强调词意”、“人品词品相结合”、“崇尚工巧,出以自然”三个方面分析潘飞声词学理论。潘飞声颇重性灵,强调真情真意,评价词人之时往往会结合其身世进行引发,不拘于词作本身,让其评价更为立体多面。在符合声律要求的同时也强调要出以自然,这其实也体现出其包容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词人的词章创作和其词学思想高度吻合,真正做到词作领域的“知行合一”。
  总之,潘飞声通过词体这一种艺术形式,记录了自己微妙却有无法言明的情感,展现出其敏感而又隐秘的内心世界,同时,他的词作也反映出了时代的新变和词体的革新,相较于传统词体,潘飞声算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此外,他也是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创作规律的词人,并有强烈的地域词史意识,所以他的词学著作和理论在岭南词坛上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
其他文献
视觉隐喻是视觉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隐喻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并与视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之前的隐喻研究集中在语言、修辞领域并以文字为载体,以相似性为基础,具有逻辑性和直接性,而视觉隐喻以图像为载体,形成从本源领域到目标领域的映射关系,将深刻的意味隐藏在形式之后。我们研究视觉隐喻,旨在重新唤回人们被日益增多的图像所麻痹的人文精神,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论文将范围集中在艺术界,以艺术作品为例
学位
自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卧游后,这一概念成为画论的范畴,但随着卧游在诗文、绘画中的弥漫,逐渐演变成为中国自然审美的范畴,成为中国古代一直流行的自然审美范畴;同样,如画在18世纪后期,由吉尔平等人将其从一个日常用语转变为一个美学范畴,而后经过奈特、普莱斯等人发展,成为西方美学中关于自然审美的范畴。卧游与如画两者都强调借助绘画来欣赏自然,这为卧游与如画的比较提供了平台。由此,将卧游与如画放在一起
学位
先秦时期礼乐文化与器乐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器乐是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且二者的演变发展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及社会思想紧密相关,并影响着早期的文学形态。各类论著虽然对先秦礼乐文化以及考古乐器的发现做了大量的考证与研究,但对于琴瑟二器及其所涉礼乐与文学的具体情况仍处于较为模糊的阶段,缺乏专门的整理研究。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将琴瑟的讨论限定在先秦两汉时代,主要解决下述几个问题
学位
在崇祯本、张竹坡本之后,文龙的评点是《金瓶梅》评点研究又一重要资料。文龙评点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视角,其评点理念体现在独具冷眼、准情度理、书为我化等几个重点术语里。这些评点术语既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又带有较为独特的审美眼光,其以读者为核心的评点思想可与西方接受美学形成跨时空对接、对话。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为五章。  引言重在通过梳理文龙评点的发现、收录及重要研究情况,指出对文龙评点术语
学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的幽冥观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由先秦时期模糊不定的“黄泉”“幽都”转到汉魏时期的“泰山”,传统的幽冥观念初步形成,但此时的幽冥世界尚处于单纯的模仿现实的阶段。东晋佛教兴起,地狱观念植入,“泰山”从传统的幽冥地府转变成为佛教的“地狱”,而后随着佛教势力的进一步扩大,“地狱”之说开始超脱对“泰山”的依赖,不仅以佛为“地狱”之主,以“泰山府君”次之,更逐渐将泰山纳入“十殿”体系,使
学位
唐代是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历来的园林学者对这一时期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唐代园林上承魏晋六朝园林的富丽豪阔、以自然山水为主要载体的园林风格,下启宋明园林的文人化、写意化、高度艺术化的审美倾向,是一个重要的转型与过渡期。与六朝园林相比,唐代园林在数量上大为增加,分布地域更为广阔;类别上基本形成后世所称的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包括贵族园林与文人园林)、寺观园林和公共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在中唐以后
学位
宗白华的美学首先是一种生命的美学,“生生而条理”的生命节奏是其本体,阴阳二气是生命节奏之根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是其底色。它将“生命”作为审美的第一要义,“生命”是宇宙自然之全体生命,天然地包含着生态整体意识。宗白华发掘出“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节奏”这一思想内核,然后圆融地将宇宙自然、艺术和人生连接贯通,以“同情”的方式将个体的生命情感与自然的运动节奏进行融合,并主要借助艺术这一丰富
学位
作为当代一个十分重要的热点理论,“中国故事”与当代中国文艺实践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可以说正是相关文艺实践的繁荣推动了“中国故事”理论话语和批评实践的产生、发展与繁荣。本文从这一新兴理论的文艺实践、理论话语以及批评实践三个方面对“何谓中国故事”这一基础性问题做出回答,最终回归到“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一现实落脚点上对其讲述目的与标准进行强调,同时,本文还尝试对“中国故事何以中国”以及“文艺向何处去”等更
学位
戴震是清代乾嘉学派的领袖之一,在清代学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小学、考据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自成一家的义理阐释,几百年来备受学界瞩目,得到了深入而全面的挖掘。然而,戴震的《诗经》学由于某些原因,一直鲜为世人所知,其相关研究尚不完备。本文即以此为主题,基于相关文献资料,试图通过《诗经》学这一小切口,管窥戴震经学乃至学术研究之一斑,以至于更科学地界定其《诗经》研究成果的价值。  本文由绪论及三个
学位
本文通过分析《史记》与《韩非子》《六韬》《汉书》《汉纪》等文献中游侠认识的不同,发现《史记·游侠列传》在游侠认识史上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游侠在先秦两汉时期乃至后代正统观念中始终扮演着法律纲常和社会稳定的破坏者角色,但司马迁更多从精神层面即侠所承载的内在“侠义”方面来定义“游侠”,弱化了其以私权违反法令、挑战公权的破坏性的一面,而更多强调游侠重义轻生、救人缓急的道德层面的美好特质,重塑游侠形象,使之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