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缅甸国王在核心区建造宫殿,并在周边地区组织皇室服役人口,以及建立军队、灌溉农业、修建寺院。随着与首都实际距离的增加,每一层的自治权都在增加。例如,在附属省级地区,省长、朝廷官员和士绅首领比核心区的同身份者更有权势,各省的官员和阿赫穆旦比例比核心区少,但士绅首领和阿台却更多。在朝贡地区,地方世袭阶层占据更大比例,他们通常只是以最边缘和最间接的方式融入帝国。12、13世纪的蒲甘王朝,16世纪中期的东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缅甸国王在核心区建造宫殿,并在周边地区组织皇室服役人口,以及建立军队、灌溉农业、修建寺院。随着与首都实际距离的增加,每一层的自治权都在增加。例如,在附属省级地区,省长、朝廷官员和士绅首领比核心区的同身份者更有权势,各省的官员和阿赫穆旦比例比核心区少,但士绅首领和阿台却更多。在朝贡地区,地方世袭阶层占据更大比例,他们通常只是以最边缘和最间接的方式融入帝国。12、13世纪的蒲甘王朝,16世纪中期的东吁王朝,17、18世纪的阿瓦王朝以及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贡榜王朝都是中央集权政体的例子。在这些时间段中,国家在核心区呈现有效管理、维护灌溉系统、组织良好和富有成效的军队,在中间和外围地区控制最小的离心倾向。在缅甸王朝中后期,则呈现中央权力薄弱、财富减少、合法性受到质疑,其人力和物质资源被下放到地方一级,首都将只成为几个相对平衡的权力中心之一。公元14世纪初和16世纪初在上缅甸、西北部的阿拉干和下缅甸孟国,都是权力下放政体的例子。并不能使用“行政循环”一词表示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在缅甸整个王朝时期的重复更迭,也不能用“线性发展”一词表达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化趋势。缅甸王朝时期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历史演变具有“延续性”和“变迁性”双重特征。从延续的视角来看,蒲甘、东吁、贡榜王朝相似的曼荼罗结构和分级领土制度塑造了松散的垂直行政和横向上破碎的区域管辖,中央-地方权力关系呈现出“世袭官僚国家”对王权的神化和依赖、基于血缘或婚姻联系的恩庇侍从关系、中央-地方二元权力结构、从中央集权到地方权力中心的反复循环等一系列稳定特征。从变迁视角来看,在16、17世纪海上贸易繁荣和18世纪新的统治阶层掌权对农业重新进行官僚化控制的背景条件下,17世纪省级行政制度实现了突破性转折、中央行政管理在地区持续深化、边缘地区逐渐向王朝实质控制范围转变。
其他文献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公司从传统海外客户的代工厂慢慢主动走出国外开拓海外市场,从经销商模式到在当地设立办事处再到分公司或者合资公司的公司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现在一些科技公司为代表的发展国际化战略对市场多元化,提高公司在跨国经营中的品牌知名度。UB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运营也面临诸多挑战,文化的差异性带来管理上的冲突就是公司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面临这着全球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限制出行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网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铁路营业里程逐年增长、客货运量显著增加,这使得铁路轨道安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而铁路轨道的安全状态和铁路扣件这一连接轨枕与轨道的重要构件息息相关,因此对铁路扣件缺失检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随着目标检测研究的深入发展,学者们发现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检测算法在检测速度、精度方面表现较为优异。目前,铁路扣件的检测仍大多依靠人工巡检、轮检的方式,即便装备了巡检
汉代壁画墓发掘至今已有近百余年历程,关于汉墓壁画图像如《天象图》《车马图》《乐舞图》等研究已是成熟的话题。两汉大型壁画墓多集中在今天的北方地区,针对汉墓壁画图像类型研究多涉及服饰、饮食、礼仪、祭祀等方面,但对于女性群体的关注不多,对两汉女性图像研究缺少相对系统地梳理。目前学界尚未在汉墓壁画范畴引入女性主义研究观念和方法。汉墓壁画女性图像涵盖各个行业和领域,如舞蹈、宴饮、出行、庖厨等,在汉画像石(砖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成员遴选程序持续遭到美国的阻挠,上诉机构于2019年12月正式“停摆”,整个争端解决机制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以规则为导向的全球贸易治理有重回权力导向的趋势。为了可以尽快重启上诉机构,也为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在“停摆”期间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更为了进一步完善上诉机制,必须深入研究该机制及其现存问题,以期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和改革方案。经过广泛阅读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以及有关案
在中国古代民族称谓系统中,“蕃”是一个很重要的民族称谓,其沿用至今,指称非汉民族。但是它和传统的民族称谓“蛮夷戎狄”、“胡”有所不同。“蕃”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唐代成为主流的民族称谓,“蕃人”概念也在唐代发展成熟。而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中古时期,恰恰是中国古代民族大交融的时代,“蕃”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古时期的民族交融,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1990年代,阎连科、陈怀国的“农家军歌”系列小说为中国军旅小说注入新鲜的血液。他们的创作以世俗化、非英雄化为主要特征,解构中国当代军旅文学中一以贯之的英雄情结,在军旅小说领域内赢得关注,当然由这一创作倾向所引起的争议和批评,时至今日依然不消。阎连科作为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往往成为争论的重点。时过境迁,在阎连科的军旅小说创作热潮退去时,对阎连科的军旅小说进行梳理和探讨,再结合中国当代军旅小说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对于西方占星学说的追捧进一步形成了一种新兴的网络青年亚文化。遥远的星体、多元的符号与数字技术之间的奇妙组合,使得这一亚文化在网络社会中迅速扩散开来。虽然该亚文化以西方“占星术”为主要资源,但作为一种与主流话语相排斥的形而上学知识,“占星术”本身并不是本文研究和分析的重点,文章关注的是这一亚文化中的核心成员——网络占星师的实践与行动过程。文章主要采取了在线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顾先生在民国时期即是中国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阅读活动在其人生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顾先生对边疆问题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1925年,随着边疆危机的加重,阅读“边疆”“民族”类读物,逐渐成为其到1949年阅读活动的重要特点。目前,无论是阅读史研究,还是关于顾先生的研究,都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前者比较缺乏以读者个人
石川鸿斋(1833—1918年)是日本跨越江户、明治、大正三个时期的汉学家。明治时期曾担任汉学书肆的编集以及汉学专门学校“崇文馆”的儒学教师,并创办过汉诗文杂志。石川鸿斋作为汉学大儒可谓著作等身,其著作大致可分四类:一是汉诗文创作,如汉文志怪小说集《夜窗鬼谈》、唱和汉诗集《芝山一笑》等;二是研究著述,如为崇文馆相关课程所述讲义《三体诗讲义》《唐宋八大家文讲义》《春秋左氏传讲义》等;三是史籍校注,如
现代通信系统常采用两步编码的方式传输图像视频数据,第一步为信源编码,主要目的是压缩图像视频数据,以去除图像视频数据中存在的固有冗余,提高系统传输有效性;第二步为信道编码,主要目的是向压缩后的比特流加入一些校验和纠错冗余,以增强系统检错和纠错的能力,提高系统可靠性。根据香农定理,这种两步编码的设计方案是渐进最优的。但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由于解码器的解码能力有限、信道的带宽资源紧张等客观原因,两个编码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