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在市场准入政策的保护下形成了国有银行占据主导地位的垄断性结构,而其他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则基本局限在各个分散的区域性市场里。为了促进银行业的市场竞争,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以放松商业银行异地市场准入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在管制放松背景下,跨区域经营战略逐步受到了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的重视,许多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实施了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跨区域扩张,相关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诸多研究表明,随着异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政策的实施,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规模显著提升,其影响因素除了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银行个体特征之外,进入地区的在位银行数量以及总部地区的市场竞争程度、市场化程度等因素也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一些研究发现跨区域经营降低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绩效,部分研究则认为跨区域经营对中小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正向提升作用。尽管相关研究不断涌现,但是在研究视角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服务具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以及难以储存等特征,这意味着研究银行业的市场进入问题不能照搬以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分析模式,而是需要考虑行业本身固有的特性。其次,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割性特征,并且国有大银行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优势明显的市场地位,现有研究对于可能影响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的地区市场因素的考察并不全面。最后,市场准入放松促进了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但是对于跨区域扩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银行绩效,现有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大部分研究忽略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曲线关系。实际上,中国商业银行异地增设分支机构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在位银行的既有势力不会自行消退,尤其是国有大银行在各地拥有的广泛分支网络对银行的跨区域进入和扩张构成了巨大阻力。另一方面,管制放松也会带来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这意味着在本地经营业务的银行同时还面临着外地银行进入产生的竞争压力,双侧地区市场因素是否对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产生影响?在扩张初期,商业银行往往由于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缺乏分散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以及面临一系列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等原因,难以在短期内提升自身的经营绩效。随着网点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异地经营管理经验的逐步累积,跨区域扩张对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效应有可能会逐渐显现出来,基于异地网点规模扩张的跨区域经营战略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否具有“双刃剑”效应?然而从研究现状看,这些商业银行跨区域进入与扩张的相关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讨论。基于此,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进入壁垒理论和多市场接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银行机构异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为政策背景,首先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测度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进入地和总部地的双侧市场结构对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进入与扩张的影响效应,并考察了跨区域扩张与中小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整体关系和曲线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现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第三章“银行业发展历程与市场结构特征”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经历了不同的演变阶段,从“大一统”的银行体系发展到当前多种金融机构主体并存的局面。基于2009—201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显示,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增强,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逐步上升,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银行业市场结构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银行业竞争程度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在第四章“进入阻力、挤出效应与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的研究中,本文首先对2010—2018年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的分支机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从省内异地与省外异地两个扩张路径来看,中小商业银行的异地机构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并且在各省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进入地市场阻力与总部地挤出效应为切入点,采用2010—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和179家中小商业银行微观数据,构建了基于“银行—地区—年份”三维面板数据的进入选择与扩张规模两阶段模型。研究发现:地区市场中的国有银行势力对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的进入选择和扩张规模形成了明显阻力,总部地的银行业集聚程度对中小商业银行的跨区域扩张规模具有正向影响,即存在挤出效应;进入阻力与挤出效应对不同类型银行的跨区域进入与扩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地区间的市场化差距对挤出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三是在第五章“跨区域扩张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双刃剑效应”的研究中,本文首先构建了考察银行进入异地市场设立分支机构的扩张广度、扩张深度和地理多元化指标,分析了2009—2019年中小商业银行的跨区域扩张程度,结果表明无论是扩张广度、扩张深度还是地理多元化程度,跨区域扩张的平均水平随时间稳步上升,并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487家中小商业银行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跨区域扩张程度对银行绩效的线性影响和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在整体关系上跨区域扩张对经营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在曲线关系上,跨区域扩张与绩效之间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正U型关系。拓展分析显示:中小商业银行与竞争对手的多市场接触程度对跨区域扩张和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跨区域扩张对绩效的影响仅限于省内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扩张路径,尤其对于农商行而言。研究结果表明,跨区域扩张程度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存在一种“双刃剑”效应,小规模银行是否能够通过设立异地分支机构获得收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上所述,本文基于银保监会发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和商业银行微观数据,对影响银行跨区域扩张的市场结构因素以及跨区域扩张对银行绩效的“双刃剑”效应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探讨,主要研究特色和可能的研究贡献概括如下:第一,本文基于市场结构影响企业市场行为的产业组织理论观点,立足于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地域分割性特征,考察了进入地市场阻力和总部地挤出效应对银行跨区域扩张的影响。这种基于进入地和总部地构成的双侧市场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视角符合银行业所具有的地理分散性特征,在现有文献中还十分少见,为研究服务业产业组织及进入壁垒问题提供了有益补充。第二,考虑到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时的进入地点选择与进入后的规模扩张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区分了跨区域进入选择与规模扩张的两个不同阶段,分别使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目前鲜有同时分析两阶段跨区域扩张行为的相关研究,本文的讨论为理解银行跨区域扩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第三,基于异地网点规模扩张的跨区域经营战略对银行绩效可能具有“双刃剑”效应,本文不仅检验了扩张程度对银行绩效的整体线性影响,同时也探究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曲线关系。现有文献大部分仅限于检验跨区域扩张与银行绩效之间的线性关系,对两者之间的曲线关系未展开充分的讨论,本文的研究内容扩展和丰富了现有研究的分析框架。第四,为了全面刻画银行跨区域进入各地市场设立分支机构的现状,本文基于扩张广度、扩张深度和地理多元化三个不同维度,构建了考察银行异地扩张程度的综合测度指标。目前从多个维度对银行跨区域扩张程度进行全面分析的研究还十分鲜见,本文的变量选取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第五,在拓展性研究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是考虑到跨区域扩张可以让银行形成与竞争对手多市场接触的局面,而这可能带来减缓竞争强度进而影响绩效的效应,因此本文考察了商业银行与竞争对手的多市场接触程度对跨区域扩张与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二是鉴于中国省际之间的地域差异较大,本文还将商业银行的跨区域扩张方式分为省内异地和省外异地两种路径,用以考察银行不同异地扩张方式对绩效影响的异质性。这些尝试在以往研究中并不多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跨区域扩张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