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中国的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在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主要是从碳减排和增加碳汇这两方面开展工作。现有文献表明:一方面,经济增长可能会增加生产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使得更多森林被砍伐;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上升也有可能会增加居民对更为优质的生态环境的需求和重视,这又会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然而,目前研究并没有考虑森林扩张对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影响。在碳中和背景下,本研究借助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这一拟自然实验来探讨森林扩张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重点关注森林扩张对农村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是由中央政府主导的一项环境规制措施,最直接的触发点是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灾。整个退耕还林工程经历了从1999年在甘肃、陕西、四川三省试点,到2002年在25个省份全面推开,到2007年暂停退耕规划的历程。从1999年到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共将799.52万公顷的耕地改造成林地,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项目。在第二章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第三章对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背景的介绍之后,本文展开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第四章是退耕还林工程对森林扩张的影响,并估算其产生的森林碳汇。退耕还林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将坡耕地进行退耕造林。首先,本章关注退耕还林工程到底将多少农地改造成为林地这一问题。随着农地坡度的上升,灌溉的困难程度增加,坡耕地转变为林地可能只是由于自然抛荒造成的,不一定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造成的结果。为识别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扩张之间因果关系,本章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地类别转换的影响在坡度上存在一定的政策门槛,即退耕还林比例在农地坡度超过10度时会出现明显跳跃。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坡度数据等卫星遥感数据,通过事件研究法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使得1995-2010年退耕还林的比例上升45.2%。我们还利用非参数形式事件研究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等多种实证模型、退耕还林工程未实施地区1995-2010年土地类型转换样本,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地区1995-2000年土地类型转换样本进行稳健性或者安慰剂检验,以确保基准结果估计的可靠性。基于这一估计结果,本章再计算出退耕还林工程所产生的森林碳汇,并进行收益分析。退耕还林工程每年平均产生碳汇1.7亿吨,约占我国每年森林碳汇总量的4.2%。第五章是借助退耕还林工程这一拟自然实验研究森林扩张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首先,本章梳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影响的理论框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坡耕地的退耕释放剩余劳动力,二是现金转移支付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在实证研究部分,本章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利用退耕还林工程造成的一定坡度门槛,即农村劳动力供给在农地坡度超过10度时会出现明显跳跃,通过参数形式和非参数形式的事件研究法模型回归分析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使得2010年农村年轻人口参与劳动供给概率显著增加4.28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地区劳动供给行为是具有异质性影响的。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集中显现在年轻女性群体中,对年老的劳动力和男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没有显著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也显著增加农村年轻女性劳动参与者的工作时间。最后,本章还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劳动力行业分布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使得年轻女性从农业行业向非农行业转移。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转型。第六章是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通过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两个角度来给出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微观证据。一是基于农村家庭调查数据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地区家庭部门的收入、消费和非农生产活动的影响;二是基于经济普查数据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地区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影响。在估计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时,其估计的结果可能受到同时期不可观测因素的干扰,例如当地历史上的经济结构或者文化使得农村家庭更多从事商业活动。本章将借助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对坡耕地进行退耕这一核心任务来应对这一内生性问题。在本章使用的样本中当地区的平均农地坡度超过十度时,该地则会受到退耕还林工程更多的影响。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域,农地坡度超过十度耕地向林地转换的趋势与农地坡度在十度以下耕地向林地转换的趋势有着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一特征,本章从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两个角度来识别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转型的影响。家庭部门的实证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促使农村家庭向非农行业转型,同时家庭粮食生产并没有受到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显著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纯收入和消费,其影响渠道是因为退耕还林工程使得农村家庭更多地参与工业生产;此外,家庭的农业生产活动并没有受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对家庭的粮食生产和人均粮食生产没有显著的影响。企业部门的实证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村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具体而言,退耕还林工程显著增加了农村地区制造业企业的雇员数、资本和产出,还显著增加农村地区制造业企业数量。总结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实证结果,退耕还林工程推动了农村地区当地经济结构向非农行业进行转型。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表明,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一项旨在改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生态工程,一方面使得森林面积大规模扩张,从而产生大量的森林碳汇;另一方面也增加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转型。这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现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双赢,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实现碳中和目标和经济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