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网络学习社区悄然映入人们的视野。在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性交互的深度和广度是影响网络学习社区知识建构的重要因素,要促进网络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找到有关社会性交互的方法和策略是关键。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选取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作为实验对象,作者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归纳推理法、访谈法、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价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以及准实验研究法,构建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网络学习社区,得出了社会性交互策略的理论框架和操作程序,并在行动研究和准实验研究中对该策略进行完善与效果验证。具体而言,本研究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概述”主要从现实的需要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提出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相关概念,明确了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分析了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主要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文献研究的结果,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交互决定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等角度论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分析它们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部分“网络学习社区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社会性交互策略设计”,该部分根据会话类型、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以及网络学习社区互动内容分析编码系统与社会存在感编码体系,提出了两种社会性交互策略的理论框架与操作程序,即“会谈-探究交互策略”和“辩论-指导交互策略”。 第四部分“网络学习社区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社会性交互策略完善”,该部分选择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的两个网络学习社区开展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完善社会性交互策略的认知交互成分;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完善社会性交互策略的情感交互成分。 第五部分“网络学习社区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社会性交互策略的应用效果验证”,该部分采用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研究模式,重新选取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的20个网络学习社区作为实验对象,从知识建构的过程与结果两个维度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其三个特性和学习者知识建构的效果对两种社会性交互策略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并分析了两种社会性交互策略在促进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变通性两方面的差异度。 第六部分“总结与展望”论述了本研究的结论,创新点以及不足,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设想。 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作者在相关原则与方法的指导之下,立足《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项目实践的目标,设置问题与资源,并构建网络学习社区;根据会话类型、知识建构的本质、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以及网络学习社区互动内容分析编码系统与社会存在感编码体系,提出了社会性交互策略的理论框架与操作程序,且通过两轮行动研究完善了两种社会性交互策略的认知交互成分和情感交互成分。最后通过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研究验证了两种社会性交互策略的效果,即社会性交互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者的学习成绩、提升社区作品的质量以及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变通性;其中,“会谈-探究交互策略”在提升学习者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更有效,而“辩论-指导交互策略”在提升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变通性方面更有效。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根据知识建构的本质与会话类型,提出了社会性交互策略,并在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网络学习社区交互内容分析编码体系与社会存在感编码体系的基础之上构建了社会性交互策略理论框架与操作程序,并从知识建构的过程与结果两方面对社会性交互策略的效果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