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对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患者病例、体检报告的收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饮酒年限、日乙醇摄入量、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指数(Alcoholic liver disease/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dex,ANI)的联系,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12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部、门诊及体检中心符合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的233例患者,以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参照中医诊断标准及该病的临床表现,制定相关统一的临床调查表,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填写调查表,判定患者中医证型,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对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饮酒年限、日乙醇摄入量、ANI等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结果:1.本次调查研究的233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男性(65.24%)比女性(34.76%)多。
2.本次调查研究的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最多为中年(37.34%),其次为青年(33.90%)、老年(28.76%)。
3.233例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职业、性别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所从事的职业中商人(36.5%)、工人(31.7%)发病较率高。从事相同职业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工人:男性(83.8%)多于女性(16.2%)。男性患者中工人(40.8%)、商人(29.0%)居多,女性患者中以商人(50.6%)居多。
4.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文化程度比较显示,文化程度低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4.21%)所占比例大于文化程度高者(31.76%)。
5.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频率依次是: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
6.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性别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年龄比较,经卡方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AFL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肝胆湿热证以青年(48.2%)多见,肝郁脾虚证以中年(47.5%)多见,肝肾阴虚证以老年(72.4%)为主。
8.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饮酒年限比较,经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AFL患者饮酒年限肝胆湿热证多在7-10年;肝郁脾虚证集中在15-19年;肝肾阴虚证患者集中在23-25年,脾肾阳虚证患者集中在27-32年,痰瘀互结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饮酒年限未见明显差异集中在22-26年。
9.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日乙醇摄入量比较,经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AFL患者日乙醇摄入量波动在60.00-100.00g多为肝胆湿热证;40.00-60.00g以肝郁脾虚证多见;96.00-111.60g多见于肝肾阴虚证;120.00-140.00g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脾肾阳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日乙醇摄入量未见明显差异在96.00-103.20g。
10.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ANI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L患者ANI在1.21-2.71区间以肝胆湿热证为主;在0.13-1.25区间多见肝郁脾虚证;在10.90-12.89区间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在5.16-8.03区间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脾肾阳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的ANI未见明显差异在11.60-13.03区间多见。
结论:1.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为主,肝胆湿热证以青年(48.2%)多见,肝郁脾虚证以中年(47.5%)多见,肝肾阴虚证以老年(72.4%)为主。
2.男性、重体力劳动职业、低文化程度是贵阳市酒精性脂肪性肝患者重要危险因素。
3.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与饮酒年限、日乙醇摄入量、ANI存在联系。肝胆湿热证患者饮酒年限普遍低于其他证型患者,脾肾阳虚证患者饮酒年限普遍高于其他证型患者,随着饮酒年限的增加,患者肝、脾、肾功能受损加重,中医证型由肝胆湿热之表实证逐步转变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之里虚证。痰瘀互结证患者日乙醇摄入量比其他证型多,当患者日乙醇摄入量明显增多时,脏腑功能受损更甚,痰浊与瘀血等病理产物更易形成,痰瘀相互搏结,继而又影响肝脾肾功能,互为因果。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ANI普遍大于其他中医证型,肝郁脾虚证患者ANI普遍小于其他中医证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提示脏腑功能受损程度的差异,因MCV、AST/ALT、BMI变化而变化的ANI可能是形成AFL不同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之一。
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12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部、门诊及体检中心符合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的233例患者,以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参照中医诊断标准及该病的临床表现,制定相关统一的临床调查表,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填写调查表,判定患者中医证型,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对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饮酒年限、日乙醇摄入量、ANI等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结果:1.本次调查研究的233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男性(65.24%)比女性(34.76%)多。
2.本次调查研究的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最多为中年(37.34%),其次为青年(33.90%)、老年(28.76%)。
3.233例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职业、性别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所从事的职业中商人(36.5%)、工人(31.7%)发病较率高。从事相同职业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工人:男性(83.8%)多于女性(16.2%)。男性患者中工人(40.8%)、商人(29.0%)居多,女性患者中以商人(50.6%)居多。
4.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文化程度比较显示,文化程度低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4.21%)所占比例大于文化程度高者(31.76%)。
5.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频率依次是: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
6.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性别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年龄比较,经卡方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AFL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肝胆湿热证以青年(48.2%)多见,肝郁脾虚证以中年(47.5%)多见,肝肾阴虚证以老年(72.4%)为主。
8.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饮酒年限比较,经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AFL患者饮酒年限肝胆湿热证多在7-10年;肝郁脾虚证集中在15-19年;肝肾阴虚证患者集中在23-25年,脾肾阳虚证患者集中在27-32年,痰瘀互结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饮酒年限未见明显差异集中在22-26年。
9.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日乙醇摄入量比较,经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AFL患者日乙醇摄入量波动在60.00-100.00g多为肝胆湿热证;40.00-60.00g以肝郁脾虚证多见;96.00-111.60g多见于肝肾阴虚证;120.00-140.00g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脾肾阳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日乙醇摄入量未见明显差异在96.00-103.20g。
10.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ANI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L患者ANI在1.21-2.71区间以肝胆湿热证为主;在0.13-1.25区间多见肝郁脾虚证;在10.90-12.89区间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在5.16-8.03区间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脾肾阳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的ANI未见明显差异在11.60-13.03区间多见。
结论:1.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为主,肝胆湿热证以青年(48.2%)多见,肝郁脾虚证以中年(47.5%)多见,肝肾阴虚证以老年(72.4%)为主。
2.男性、重体力劳动职业、低文化程度是贵阳市酒精性脂肪性肝患者重要危险因素。
3.贵阳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与饮酒年限、日乙醇摄入量、ANI存在联系。肝胆湿热证患者饮酒年限普遍低于其他证型患者,脾肾阳虚证患者饮酒年限普遍高于其他证型患者,随着饮酒年限的增加,患者肝、脾、肾功能受损加重,中医证型由肝胆湿热之表实证逐步转变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之里虚证。痰瘀互结证患者日乙醇摄入量比其他证型多,当患者日乙醇摄入量明显增多时,脏腑功能受损更甚,痰浊与瘀血等病理产物更易形成,痰瘀相互搏结,继而又影响肝脾肾功能,互为因果。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ANI普遍大于其他中医证型,肝郁脾虚证患者ANI普遍小于其他中医证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提示脏腑功能受损程度的差异,因MCV、AST/ALT、BMI变化而变化的ANI可能是形成AFL不同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