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萼花臂尾轮虫夏季种群内克隆间遗传和生殖差异及沉积物中轮虫休眠卵的萌发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jingl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等位酶电泳技术分析了镜湖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夏季种群的6种等位酶系统,并对由具遗传差异的4个克隆群中分别随机选取的一个克隆的生殖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研究了镜湖不同湖区水体沉积物中轮虫休眠卵的萌发。主要内容包括:1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和特异性染色方法,对采自芜湖市镜湖的萼花臂尾轮虫夏季种群内的16个克隆进行了等位酶分析。在检测的6种等位酶系统中,依据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酶谱在克隆间所存在的明显差异,将镜湖萼花臂尾轮虫夏季种群内的16个克隆划分为4个互不相同的克隆群。对由4个克隆群中分别随机选取的1个克隆(共4个克隆,分别命名为克隆A、克隆B、克隆C和克隆D)在4种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2.0,4.0和8.0×106 cells/ml)下的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所作的研究发现,食物密度、克隆以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的种群瞬时增长率、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混交雌体受精率和休眠卵产量等4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4克隆中,克隆D的这4项指标均最高,而克隆B的种群瞬时增长率以及克隆A的其他3项指标均最低。克隆B的种群瞬时增长率、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均与食物密度间无显著的相关性;克隆A和C的种群瞬时增长率与食物密度间呈曲线相关,而其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均与食物密度间无显著的相关性;克隆D的种群瞬时增长率、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均与食物密度间呈曲线相关。这些结果表明:镜湖萼花臂尾轮虫夏季种群内存在“克隆共存”现象,且有些克隆间在生化遗传和生态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2在四种温度(15℃、20℃、25℃和30℃)下对克隆A、B、C和D进行了为期12天的群体培养实验以比较它们的生殖差异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15℃、20℃和25℃下,克隆B、C和D的种群增长率分别最高,而30℃下4克隆轮虫的种群增长率无显著的差异。15℃、20℃、25℃和30℃下,克隆B、C和D、克隆B和C、克隆B
其他文献
本文包括文献综述和研究报告两个部分:一、文献综述概括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及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GenBank上16种无尾目的线粒体基因组,阐述它们的mtDNA基因排列方式并加以比较。结果发现,除了与脊椎动物典型mtDNA排列方式相同的东方铃蟾、产婆蟾、非洲爪蟾、非洲蛙以及盘舌蟾外,其余11个物种有8种不同的基因顺序。文章对每种重排的基因模式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基因组图便于比较和理解。文中最后分
本论文以拉卡理论和类铍离子的非相对论原子结构的计算结果为基础,利用不可约张量理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类铍离子的相对论效应和精细结构,其中包括相对论质量修正、达尔文修正、电子与电子之间的接触相互作用、轨道-轨道相互作用、自旋-自旋相互作用、自旋-其它轨道相互作用以及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在本文中,我们给出了自旋-自旋、自旋-其它轨道以及轨道-轨道相互作用等所涉及的所有角向积分和自旋求和的解析计算方法,清
碰撞能量转移是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以X2(X = Na、Li)分子的缓冲气(buffer gas,通常为He)载带冷却实验为背景,利用量子动力学理论系统地研究了He-Na2和He-Li2体系的势能面,碰撞动力学等。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简述了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方法,以及X2(X = Na、Li)体系动力学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了分子轨道从头算方法的基本原
定义ψm是关于前m个素数基的最小强伪素数。如果知道ψm的准确值,那么对小于ψm的整数N,我们就有一个确定性素性测定算法,它不仅容易实现而且比Jacobi-Sum算法、椭圆曲线素性证明算法和AKS算法速度都要快。Pomerance等[Math.Comp.Vol.35,1980,pp.1003-1026;MR 82g:10030]和Jaeschke[Math.Comp.Vol.61,1993,pp.9
温度是决定轮虫种群动态的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本文对采自芜湖市镜湖四个在生化遗传特征上互不相同的萼花臂尾轮虫克隆群中随机挑取的一个克隆(分别命名为A、B、C、D)在不同温度下的生活史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应用生命表统计学等方法对四个克隆萼花臂尾轮虫在四种温度(15℃、20℃、25℃和30℃)下的生命表统计学特征及其对升高的温度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存活率和繁
本文利用重合度拓展定理研究具p-Laplace算子的泛函微分方程周期解问题及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我们得到了许多新的结果。 第一章主要介绍重要的引理,为以后工作做好准备。 第二章主要研究p=2时具偏差变元的泛函微分方程,具p-Laplace算子的时滞方程以及具p-Laplace算子的广义时滞Liénard方程的周期解问题。与已有的工作相比,本章估计先验界的方法和所获得的结果是新的。
本文在文献[25]的基础上,研究了带有不等式约束时线性模型中线性估计的可容许性问题,推广了[25]以及参数不受约束时相应的可容许性结论,丰富了不等式约束下可容许性的研究成果。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可容许性理论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矩阵论知识。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研究了线性模型(Y,Xβ,V),其中V>0已知,在不等式RXβ≥0约束下的可容许性,得到了回归系数β的线性估计在一切
细胞色素c是生物体电子传递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由于在生命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被认为是生物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典型例子,因此,细胞色素c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就研究细胞色素c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及其修饰电极的制备与应用开展了实验工作。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了DNA修饰玻碳电极,因为修饰在玻碳电极上的DNA可以促进细胞色素c在电极上的电子传递
本论文在非相对论原子能级结构的计算结果和多电子原子的精细结构理论以及微波塞曼效应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不可约张量理论和角动量耦合理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氦原子1s np组态的塞曼效应,包括塞曼哈密顿的建立,塞曼哈密顿的球张量形式,塞曼哈密顿在|LSJMJ>表象中的矩阵元,并给出不同磁场强度下的能级分裂。全文共分为五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在第一章中,列出了本论文所利用的基础理论:角动量耦合理论,不可约张
由于产品的可靠性愈来愈高,所以在产品的可靠性试验中,“无失效数据”现象也愈来愈多,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无失效数据场合下,产品在ti时刻前的失效概率pi的估计,及产品寿命分布中参数θ(θ∈Θ)的点估计和Bayes估计,计算的结果表明,与以往文献相比,参数的估计值和有关可靠性指标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所以本文给出的方法是可行的,从而丰富了关于无失效数据的统计分析的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为五章,在第一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