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参颗粒干预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清TMAO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x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三参颗粒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清TMAO水平的影响,从微生态角度探讨三参颗粒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为传统中医药预防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西药治疗,试验组加用三参颗粒每日一剂,1包/次,早、晚两次开水冲服。期间观察两组受试者症状、体征、饮食、粪便性状等情况。治疗14d后,观察两组受试者Lee氏心衰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受试者血清TMAO水平,运用16SrDNA法对肠道菌群测序,分析三参颗粒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血清TMAO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结果:
  1.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ee氏心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在心衰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2.NT-proBNP与TMAO: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及血清TMAO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MAO水平与NT-proBNP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呈正相关(0<r<1)。
  3.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存在拟杆菌门占比增高(p<0.05),厚壁菌门占比减少(p<0.05),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比值均有所上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中放线菌门占比均增高,但未见明显差异(p>0.05),变形菌门占比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比值之间存在差异(p<0.05),试验组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比值高于对照组。
  在属(Genus)水平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存在沙门菌属(Salmonella)、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耶尔森菌属(Yersinia)、念珠菌属(Candida)减少(p<0.05),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显著减少(p<0.01),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布劳特菌属(Blautia)、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Dorealongicatena属增多(p<0.05),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普拉梭菌属、真杆菌属(Eubacterium)显著增多(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肠道中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增多,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 coli)、梭菌属(Clostridium)减少的表现更为明显(p<0.05)。
  α多样性分析示治疗后试验组肠道菌群在相对丰度和多样性方面均有所升高,与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慢性心衰患者肠道中Pep_Clostridium(梭菌属)、Cor_Adlercreutzia菌属与血清TMAO水平成正相关(0<r<1,p<0.05)。
  结论:
  1.三参颗粒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心衰临床症状,降低临床相关指标水平。
  2.NT-proBNP、TMAO、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相关性。三参颗粒可通过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抑制致病菌生长,调节肠道微环境平衡,降低血清TMAO水平这一途径来发挥慢性心衰治疗作用。
  3.三参颗粒可提高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健脾消渴方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的临床疗效及通过β细胞膜K+、Ca2+离子流影响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的机制。  方法:  1.临床研究:纳入62例符合T2DM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诊断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格列美脲联合健脾消渴方加味)与对照组(格列美脲),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评价该方
学位
目的: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三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保健科(老年医学科)就医的老年低T3综合征患者383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中医证型、生活习惯以及实验室数据,选取同时间段226例老年住院患者(未患老年低T3综合征)作为对照,探寻老年低T3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中医证型特点。  方法:  研究设计:描述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选取患者病历资料,建立数据库,将相关资料录入数据表,运用SPSS26.0
目的:通过对以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调查,分析大肠息肉与便秘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肠息肉患者性别、息肉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为大肠息肉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提供一些依据。  方法:收集145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便秘患者,通过对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型,以及大肠息肉的生物学特点整理。对收集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SPSS22.0进
学位
目的:调查60岁以上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中医体质与临床特点。探讨分析老年糖尿病伴发抑郁的危险体质,为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运用临床调查与回顾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与中医体质量表的测评,采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得数据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分析。  结果:(1)单一体质中,痰湿质、
学位
目的:通过文献整理及问卷调查,进行老年性夜尿症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临床研究,从中医角度探讨该病病因,为指导临床“治未病”提供依据,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制定老年性夜尿症病因及中医证候调查表,对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数据主要采用SPSS23.0检验。  结果:(1)高龄、高BMI(体重指数)、经常高蛋白饮食、经常不
目的:  本研究观察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相关性,以及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TSH水平与中医血瘀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因素,和血瘀量化评分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研究目的:  对比分析COPD患者及无COPD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素特点差异,深化对COPD基础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提高对COPD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精准辨证,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更有效防范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来自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门诊及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有无COPD病史,分为COPD组
目的:研究清淋方熏洗治疗女性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以探寻一种治疗女性再发性尿路感染的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并依据尿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清淋方熏洗。疗程均为14天,6个月后进行随访。收集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第1天、
目的:  通过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中医辨证分型与骨代谢指标,包括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以及与炎症指标、关节功能和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发现AS中医证型与骨量流失之间的联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早期防治骨量丢失提供中医治疗方向。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13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信
目的:  观察祛湿解毒、调和营卫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探索更加廉而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寻找新的切入点。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符合湿毒阻络兼营卫不和证RA患者7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以祛湿毒调营卫方联合甲氨蝶呤、羟氯喹治疗,对照组以甲氨蝶呤、羟氯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