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反腐在我国悄然兴起并卓有成效,现已成为一柄不可忽视的反腐利器。网络反腐不仅激发了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同时给与腐败分子严厉打击和政府官员震慑及警示,从而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2010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指出,“网络监督日益成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新兴舆论监督方式”。2012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相比传统反腐形式,公开透明、直观互动、快捷低廉、隐蔽安全是网络反腐最直接的特点。目前网络反腐主要发挥着五个方面的作用:激发民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制造舆论压力产生威慑效应、弥补体制内监督的缺位、形成民间反腐合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当前我国网络反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网络民意表达非理性,引发网络暴力,影响网络反腐的实际效果;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阻碍网络反腐的健康运行;认识上存在误区,过高期待或过低评价均影响网络反腐顺利推进;网民结构不合理,网络民意的片面性影响网络反腐的公正开展。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网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道德和法律意识不强,网络反腐的基础性法律制度缺失,政府监管不到位政务信息公开不及时,网络媒体的逐利性和社会责任弱化等。为此,要完善网络反腐,开辟网络反腐新路径,首先要加快思想观念转变,理性看待和卓有成效引导网络反腐;其次要尽快出台一部网络反腐专项法律,完善网络监督的法律制度;第三,要注意增强官民互动,完善网络反腐联动机制;第四,要优化网络环境,加大网络设施投入,完善网络反腐硬件设施;最后要加强网络廉政文化建设,提升网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