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区COPD患者知识知晓、检查、治疗状况及COPD诊断模型

来源 :广东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hnfi77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及室内外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既往研究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COPD患者的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肺功能检查率及药物治疗率均处于较低水平,COPD在公众认知,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等卫生服务利用方面不容乐观。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对肺功能检查掌握不足,对肺功能检查重视不足,同时由于肺功能检查适用人群存在局限性,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等诸多问题,均增加了 COPD早期诊断的困难。目前,国内外针对COPD经济、便捷、有效的筛查技术仍在积极探索中。本研究拟探讨广东省40岁及以上COPD患者的COPD相关知识知晓、肺功能检查、药物治疗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制定个性化的COPD防控措施提供线索及理论依据,对开展实际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COPD诊断模型,为基层医疗机构早期诊断COPD提供决策辅助,为促进科学有效的早期干预提供有利工具。方法依托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项目,该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本次研究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广东省COPD监测数据,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肺功能检查。1.关于社区COPD患者,支气管扩张试验后肺功能检查指标FEV1/FVC<0.70者诊断为COPD患者,共447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复杂加权估计患者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肺功能检查率和药物治疗率及率的95%置信区间;采用复杂加权校正的Rao-Scottχ2检验分别进行不同人口学特征、呼吸道症状及COPD相关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2.COPD诊断模型构建时,使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肺功能检查数据完整的2 867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MOTE(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算法以解决数据中存在的类别分布不平衡问题;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的变量重要性评分方法筛选预测变量;以是否患COPD作为输出变量,基于K最近邻法、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和Logistic回归五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COPD诊断预测模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考核;使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五种模型的分类性能,并选择出最佳的分类预测模型。结果1.关于社区COPD患者知识知晓、检查及治疗状况的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40岁及以上COPD患者的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5%(95%CI:4.8%-10.2%),戒烟、有家族呼吸道疾病史的患者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P均<0.05);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5.7%(95%CI:3.3%-8.0%),居住地、个人呼吸系统疾病史是COPD患者肺功能检查的影响因素(P均<0.05),城镇患者肺功能检查率(13.5%)高于乡村患者(2.5%),有个人呼吸道疾病史患者肺功能检查率(15.2%)高于无个人呼吸系统疾病史患者(1.9%)。COPD患者药物治疗率为12.9%(95%CI:9.3%-16.5%),婚姻状态、慢性咳嗽、呼吸困难症状及个人呼吸系统疾病史均与药物治疗率有关(P均<0.05),已婚患者药物治疗率(11.5%)低于其他婚姻状态患者(28.5%),有慢性咳嗽的患者药物治疗率(36.3%)高于无慢性咳嗽患者(6.0%),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药物治疗率(31.0%)高于无呼吸困难患者(7.3%),存在个人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药物治疗率(30.5%)高于无个人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6.0%)。2.COPD预测模型的建模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K最近邻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的AUC分别为0.963、0.926、0.905、0.820 和 0.813;准确率分别为 90.604%、84.564%、81.029%、72.774%和 77.539%;灵敏度分别为 88.949%、85.235%、84.295%、61.700%和 79.284%;特异度分别为 92.260%、83.893%、77.763%、83.848%和 75.794%;精确率分别为 91.995%、84.106%、79.136%、79.253%和76.611%;召回率分别为 88.949%、85.235%、84.295%、61.700%和79.284%。随机森林模型具有最优的分类预测性能,在五种模型中预测效果最好。结论1.广东省40岁及以上COPD患者的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肺功能检查率及药物治疗率均较低。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肺功能检查率及药物治疗率,加强COPD防控工作,以降低COPD疾病负担。2.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COPD诊断预测模型能够较为精准地识别COPD患者,为基层医疗机构早期诊断COPD提供辅助依据,为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的防控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circBank、starBase和circIteractome等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在线预测与hsa_circ_0071106(课题组前期基因芯片和人群验证所得)相互作用的miRNA,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miRNA在2型糖尿病与对照的差异表达。随后,对有关联的miRNA通过starBase和Diana-lncRNABase生物信息学预测相互作用的lncRNA,结合文献筛选与
背景胎盘是人类妊娠期间母子间交换物质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营养运输、废物代谢、屏障防御以及合成功能。胎儿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健康的胎盘以及完善的胎盘功能,而胎盘重量、体积及胎盘体重比(胎盘重量/新生儿出生体重)是衡量胎盘生长和发育的良好形态学指标。有研究已表明孕妇胎盘重量、胎盘体积与胎盘体重比的改变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因此,探讨胎盘形态学变化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有动
目的:本研究在中国人群中运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关联的遗传变异构建遗传风险评分(Genetic risk score,GRS),以此作为工具变量,分析肥胖与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的因果关联。方法:1、采用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募集新发肝癌病例,共纳入1285例;以及募集同时
目的(1)了解卒中病房人文关怀实施现况、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关怀需求、一线护理人员的临床人文护理举措,为脑卒中人文护理实践指引的构建提供相关策略及依据。(2)构建适用于卒中病房的人文护理实践指引,以期为我国专科人文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现象学研究法,在文献研究、课题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半结构式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法,对来自13个市的18位卒中专科人员(医生、护士、康复技师)进行质性访谈,
背景与目的:抑郁症是一类情感障碍或心境障碍的疾病,具有高复发,高负担,高自杀风险的特点,我国每年约有28万人因抑郁症自杀,预计将在2030年的全球疾病负担位列第二。由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抑郁症的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均主要依赖于量表评分,缺少相应的生物学指标来评估药物干预与心理护理干预疗效,同时抗抑郁药副作用大且起效慢。因此,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探讨其治疗靶点,开发治疗与护理干预疗效预测的分
背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以广东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初诊时超过70%的患者为中晚期。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及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NPC主要的治疗手段,但NPC患者在头颈部放疗时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肤损伤。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Concurrent
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宫颈癌差异表达lncRNA、mRNA和mi RNA之间潜在的调控关系,构建宫颈癌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探究宫颈癌潜在的转录后调控机制。并寻找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RNA,构建预后预测模型,为宫颈癌的进一步分子机制、治疗靶点和精准医疗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宫颈癌的RNA-seq和mi RNA-seq数据文件和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信息数据,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与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前期课题研究已初步证实Slit2过表达(Slit2-Tg)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机制不明。其中肝外脂质异常沉积,特别是胆固醇逆向转运障碍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本研究在前期结果基础上,以西方饮食诱导的经典Apoe-KO小鼠为AS动物模型,进一步明确Slit2过表达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8周龄雄性Apoe-KO以
目的:评价土家族药物黑老虎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IA)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黑老虎低剂量组(HLH-L)、黑老虎中剂量组(HLH-M)和黑老虎高剂量组(HLH-H),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0.1ml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建立大鼠AIA模型。自造模当天开始至第36天,
目的:高血压(Hypertension)引起的中风和心、肾组织损伤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病理特征是动脉壁增厚、管腔变窄及血管壁内炎症细胞浸润。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探究高血压发病的新机制、治疗靶点以及新药的发掘尤为迫切。研究证实CD4+T细胞,特别是Treg/Th17细胞的失衡是高血压引起的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Treg细胞可与Th17细胞功能上相互拮抗,发挥抑制性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