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外科开腹手术中行全身麻醉必须需做气管插管,而置入喉镜和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刺激,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包括心率、儿茶酚胺水平、心率血压乘积(RPP,rate-pressure product)等,对潜在有心血管病的患者十分不利,处理不当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塞、脑梗、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为减轻喉镜和气管插管反应,麻醉医生采取了一系列临床措施,包括改进插管设备:采用可视化技术如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采用声门上气道工具等;临床应用药物多选用利多卡因、阿片类药物、硝普钠、硝酸甘油、α2受体激动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以抑制血压和心率急剧增加。阿片类镇痛药以其独特的药理学作用依然成为临床麻醉诱导中的一线用药被广泛使用,尽管阿片类镇痛药有其副作用,如呼吸抑制、肌肉僵硬、麻醉苏醒延迟,且由于阿片类镇痛引起的中枢效应的影响,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水平的发展,新的药物和技术的出现,以及不断改变的疾病谱和不断更新的患者群,医疗环境及政策的不断变化,使得临床工作时刻面临严峻挑战。安全仍然处于医疗诊治的第一位,麻醉行业的高风险也使得麻醉医生不断学习进步,采用更新更安全的药物和技术、设备,巩固自己的安全防线。盐酸羟考酮是阿片类生物碱的半合成蒂巴因衍生物,是纯阿片μ、κ双受体激动剂,起效快、镇痛作用强,作用持久,而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少[1,2]。本试验拟观察盐酸羟考酮用于气管插管全麻诱导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开腹手术,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拟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常见开腹手术:子宫全切、胆囊切除及肠道手术)60例作为实验对象,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1825 kg/m2,ASA I或II级,完全随机均分为芬太尼组(F组)、低剂量盐酸羟考酮组(Q1组)、高剂量盐酸羟考酮组(Q2组)三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mg/kg和顺阿曲库铵0.15m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Q1组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2mg/kg,Q2组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3mg/kg。待麻醉效果满意后行气管插管术,连接麻醉机做机械通气。观察三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分钟(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计算并比较三组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测定T0、T2、T4时的血清皮质醇(COR)、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清肾上腺素(E)的浓度。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时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1与F组比较,Q1组患者SBP、DBP、MAP、RPP在插管即刻(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分钟(T4)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2与F组比较,Q1组T2、T4时血清COR、NE和E浓度明显升高(P<0.05)。3与F组比较,Q1组患者诱导时心动过速发生率增高(P<0.05)。4与F组比较,Q2组患者各时点SBP、DBP、MAP、HR、RPP,T0、T2、T4时血清COR、NE和E浓度,以及麻醉诱导时不良反应、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比较Q1和Q2组各时点SBP、DBP、MAP、HR、RPP,T0、T2、T4时血清COR、NE和E浓度,Q1比Q2组升高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0.3mg/kg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开腹手术气管插管全麻诱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血流动力学平稳,临床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