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人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解剖外形及根管系统特点,进一步探讨根尖孔直径及根管壁厚度的增龄性变化,为临床对不同年龄患者的上颌第一前磨牙进行根管治疗和桩核修复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方法:
1.上颌第一前磨牙标本的收集收集拔除的牙冠完整的无年龄标记的上颌第一前磨牙208颗以及有年龄标记的上颌第一前磨牙40颗,后者按四个不同年龄组(A:10-16岁,B:20-39岁,C:40-59岁,D:60岁以上)进行标记,每个年龄组各10颗。清除牙面软组织及结石后,立体显微镜下观察,剔除根尖孔未发育完全(除A组外)或破坏及牙面存在裂纹的牙,所有离体牙均浸泡于10﹪福尔马林液中备用。
2.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解剖外形的观察将收集的208颗无年龄标记的上颌第一前磨牙依次编号,记录每颗牙的牙根数目,牙根是否弯曲以及弯曲部位、方向。游标卡尺测量每颗牙的全长、冠长、根长,牙冠、牙颈、牙根的宽度、厚度。将所有标本牙开髓,计算机辅助牙科显微镜(DOM)观察根尖孔的数目、位置,拍照并测量解剖根尖孔中心至根尖顶点的距离。
3.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的透明标本观察将无年龄标记的208颗离体牙浸泡于5.25﹪次氯酸钠液中4h,流水冲洗12h,真空泵墨水染色,5﹪HCl脱钙4d后,流水冲洗24h,分别用75﹪、85﹪、95﹪和100﹪乙醇依次脱水各12h,冬青油透明5h后立体显微镜下观察根管的分型。
4.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壁厚度的显微CT(μ-CT)观察
(1)显微CT断层扫描将40颗不同年龄组的上颌第一前磨牙进行显微CT断层扫描。标本牙粘结于直径为6.5cm玻璃板上,牙体长轴与玻璃板垂直。采用SCANCO MEDICALμ-CT80从根尖向冠方依次逐层进行扫描(扫描厚度:0.080mm)。
(2)根尖孔直径的测量将显微CT扫描的图片导入MIMICS8.0分析软件,分别测量扫描图上B、C、D三组标本牙生理性根尖孔的长和宽,大于0.100mm的记为主根尖孔,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单位:mm);同时观察根尖孔的形状,记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
(3)根管壁厚度的测量将显微CT扫描的图片导入MIMICS8.0分析软件,分别测量A、B、C、D四组牙各标本断层扫描图上八个方向(颊、舌、近中、远中、近颊、远颊、近舌、远舌)根管壁的厚度。测量范围从根尖孔到釉牙骨质界,将其平分三个水平即根尖、根中和根颈段作统计学分析。
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用相关分析统计牙体各解剖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各年龄组根尖孔直径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根尖孔形状的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根管壁厚度数据分析采用三因素(年龄、方向、水平)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
1.上颌第一前磨牙单根牙发生率为81.25﹪,双根牙为17.79﹪,三根牙为0.96﹪。牙根弯曲的发生率为41.83﹪,其中72.41﹪发生在根尖三分之一处,近远中向弯曲占81.61﹪。
2.上颌第一前磨牙全长(单位:mm)为:20.58±1.4,根长:12.29±1.58,冠长:8.18±1.12;冠宽:7.34±0.94,冠厚:9.43±0.63;颈宽:4.71±0.42,颈厚:
3.41±0.63;根宽:3.44±0.38,根厚:7.2±0.86。其中全长和根长,冠厚、颈厚和根厚,冠宽、颈宽和根宽之间均呈显著相关(P<0.01)。 3.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70.39﹪位于根尖侧方,距离根尖顶点为0.493mm。
4.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以2-2型(39.9﹪)和2-1型(17.79﹪)为主,其次为1-2型(12.98﹪)和1-1型(12.5﹪),其它分型分别为2-1-2(7.21﹪)、1-2-1(4.81﹪)、1-2-1-2(2.88﹪),3-3(0.96﹪)。在单根牙中还发现不包括在Vertucci分型中的2-1-2-1(0.48﹪)型和3-2-1(0.48﹪)型根管。
5.上颌第一前磨牙生理性根尖孔直径(mm)B、C、D年龄组分别为:0.279、0.269、0.215,平均值为0.253。B、C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上颌第一前磨牙生理性根尖孔形状圆形占22.45﹪,椭圆形占61.22﹪,不规则形占16.33﹪,各年龄组根尖孔形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壁厚度最大值(mm)为D组的根颈段舌侧方向为1.735,最小值为A组的根尖段远中方向为0.454。
8.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壁厚度不同方向中,近舌和远颊、近颊和舌侧、近中和远中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方向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颊和舌侧根管壁最厚,近中和远中根管壁最薄,并且近中、远中根管壁厚度的根尖、根中段均小于1mm。
9.上颌第一前磨牙管壁厚度不同水平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壁厚度从根尖段到根颈段逐渐增厚。在根尖段除C组的颊侧、舌侧外,其余均小于1 mm,根中段根管壁厚度在A、B两组均小于1 mm。
10.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壁厚度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A组到C组根管壁增厚,从C组到D组根管壁厚度稍有降低,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上颌第一前磨牙单根牙发生率为81.25﹪,双根牙发生率为17.79﹪,三根牙发生率为0.96﹪;牙根发生弯曲41.83﹪,弯曲发生在根尖占72.41﹪,近远中向弯曲(81.61﹪)比颊舌向弯曲(18.39﹪)多见;牙齿全长主要受牙根长度的影响,并可通过颈宽和颈厚来推测根宽和根厚;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70.39﹪位于根尖顶点侧方,距离根尖顶点0.493mm。
2.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变异较大,以2-2型(39.9﹪)和2-1(17.79﹪)型根管分型多见,并发现有不包括在Vertucci分型中的3-2-1型和2-1-2-1型根管类型。
3.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发育完全后,在60岁之前,根尖孔直径变化不明显,60岁以后根尖孔直径减小;根尖孔形状不受年龄影响,以椭圆形为主。
4.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壁厚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40-59岁年龄组达到最厚,其后变化不明显;各方向根管壁厚度排列顺序:近颊、舌>颊>近舌、远颊>远舌>近中、远中,其中近中、远中根管壁厚度的根尖、根中段均小于1mm;从根尖段到釉牙骨质界根管壁厚度逐渐增厚,在根尖段除中年组的颊侧、舌侧外,其余均小于1mm,根中段根管壁厚度在青少年组均小于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