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双城记》两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闻名于世的代表作,《双城记》自上世纪20年代第一次译介到中国以来,就成为了深受中国读者喜欢的英文小说。到目前为止,该小说的中译本就有近百个版本,有些译本甚至多次重印出版。在众多的译本当中,罗稷南和宋兆霖的译本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罗稷南曾于1947年初次翻译《双城记》,于1955年再次翻译了这本小说。罗稷南的重译本是改革开放以前重版较多的译本之一。而时隔了近40年,宋兆霖的译本于1994年出版,是当代读者比较喜欢和学者研究较多的译本之一。因此,本文将选取罗稷南(1983年)和宋兆霖(2012年)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学者对《双城记》中译本的研究一直是热点,但是这些研究主要还是从社会文化、翻译规范、风格标记传译和重译的角度来进行的,还没有一篇论文是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来对其进行研究的。故而本文尝试运用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对《双城记》的这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胡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而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该理论给翻译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把翻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译者对以原文为核心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下对译文的选择。根据胡庚申教授对翻译过程的解释,本文基于《双城记》的两个中译本,尝试着详细分析两译者所做出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拟解决的的主要问题以及论文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选择适应论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是小说《双城记》中译本的研究综述。第三章是理论框架,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单地介绍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详细地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相关概念。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双城记》的两个中译本为案例,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对比分析了罗稷南和宋兆霖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适应以及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该章分为两个部分:译者的适应阶段——两译者对能力和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译者的适应性选择阶段——两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上面所作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第五章分析并总结两译者分别采用的主要翻译方法,探讨了本研论文的研究发现和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发现罗稷南和宋兆霖的译本都体现了译者所在的时代特点,都是译者适应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的结果。正是两位译者对《双城记》翻译生态环境(主要是原文、主流意识形态、译语和译语读者)的适应,使两个译本在不同的时期"适者生存"。在翻译过程中,两译者做出了他们各自的适应性选择。在语言维上,罗稷南选择了当时的词汇和句法结构,适应了他那个年代的读者需求和主流意识形态。而随着汉语的不断规范化和读者需求等因素的变化,他选择的那些词汇句法形式就难以适合现代读者的需求。九十年代,宋兆霖选择了更符合此时读者阅读习惯的词汇和句法形式,提高了其译本的生存可能性和竞争力。在文化维上,受"工农兵文学思潮"的影响,罗稷南除了尽量选择用中国文化代替部分西方文化,还对一些文化词加注。而宋兆霖为了满足读者学习外国文化的需求,他主要选择对原文的文化意象进行加注的方法,来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在交际维上,稷南的译本更好地适应了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宋兆霖的译本也很好地体现了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当代读者的需求。
其他文献
2007年,俄罗斯空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远距离巡航演练,俄总统普京同时宣布:从即日起,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将恢复在世界重要地区的战备巡航,此举立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
现将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的110例甲状腺手术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长期以来,美国经济一直是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同样,美国的证券市场也是全球化最高的证券市场。在近几年A股市场估值泡沫严重、B股和H股市场一蹶不振的状态下,美股市场逐渐
莫言是中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其代表作《红高粱》现已有多个国家译本,小说的内容及其特色等已被世界众多读者所熟知。1989年日本小说家井口晃把《红高粱》翻译成日文本后立
<正>弥黄毒蛾(Euproctis dispersa Moore)属鳞翅目,毒蛾科。主要危害茶、油茶、刺梨、杏和刺槐等,在贵州省各产茶区均有分布。从贵州省采集自然死亡的幼虫中分离获得一株核型
管理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都是以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也就不可否认的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这就为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说确立人本管
本文探讨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主要内容,以及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分析了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现代室内设计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对
本论文选题以笔者参加的在大连现代博物馆举行的“融入一路一带,走进乌兹别克”油画、图片展口译实践为例。“融入一路一带,走进乌兹别克”油画、图片展是为了努力实现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