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语是广泛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在我国不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或多语十分典型。随着商业流通的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族际通婚的增多,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学校加强英文教育的今天,双语或多语情况在民族杂居的地方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本文将调查中收集的数据整理成文,分为语言能力、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三个章节进行描述。语言能力情况分别从地域性,生理性,人文性的角度进行差异对比。地域性选取四个调查点,两个聚居区铜匠屯和东门镇,两个杂居区里胜村和宝聚村。其中东门镇是县城所在地,用以分析城乡差异。生理性细分为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人文性细分为文化程度差异,职业的差异和个人外出经历的差异。各个因素下比较项目是双语或多语的人数比例,双语或多语的语言构成类型,以及仫佬语、桂柳话和普通话的使用能力情况。语言选用情况,具体对从家庭交际活动到社区交际活动中各个场合中选用的交际语言进行描述,并做浅显的比较分析。家庭交际活动细分为父母域,爱人域和子女域。社区交际活动分为不同交际对象和不同交际场合。交际对象分为本民族邻居,外民族邻居以及本地陌生人三种。交际场合分为市场域,医院域和政府域。各个域包括乡镇和县城两级。语言态度情况,主要调查对于仫佬语,桂柳话、普通话和英语的态度,以及教学语言的态度。对于仫佬语和桂柳话的态度从两个角度分析:第一习得语言和当地流行民族语或当地流行汉语方言和仫佬语,桂柳话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