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电影包含不同的主题内容、创作特点和影响力。从1949年到1976年属于建国后的十七年,新中国的电影由此正式起步和发展。整理“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国在新中国之后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与梳理,对于抗日战争、土地革命等时期的历史进行回忆和思考。与其他时期的电影不同,“十七年”的电影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由非电影力量为主导制作出的一种特殊电影类型。这个时期的电影意义由很多不同的力量组成,这些力量对影片所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造成了这类影片在生产过程中非常繁杂却具有主题鲜明之特征。本文将以“十七年”时期拍摄的苏区题材红色电影为主体,探讨这一时期以苏区历史革命斗争为主要题材电影的创作风格、特点及艺术价值进行分析。首先探讨“十七年”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苏区发展历史。对当前学者的研究进行简要论述,对关于“十七年”时期苏区红色电影相关概念进行厘清,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时代背景和研究成果方面的理论基础。其次引用“二元对立”模式理论分析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策略,以《红霞》、《党的女儿》、《红孩子》等影片为例,探寻二元对立模式及单面化手法对于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从符号学视角与叙事层面,以及格雷玛斯动素模型与生活化的英雄叙事角度分析“十七年”时期苏区红色电影之叙事策略。依据“十七年”时期苏区红色电影的革命史诗风格,探讨“十七年”时期苏区红色电影受苏联诗电影影响的表现和特点。通过分析具有叙事诗般的艺术格调电影特点以及政治影像下绽放的电影中诗意光辉的呈现。再之对“十七年”时期苏区红色电影与新时期红色电影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十七年”时期苏区红色电影的表层特征包括感性表征和理性表征。最后以“十七年”时期苏区红色电影中的价值体现,为新时代红色电影提供发展路径。经本文研究可见,“十七年”时期的苏区红色电影是记录某段特定年代、特定区域和人物事件的历史性电影文化,较高地呈现出那个时期真实的历史脉络和人物事件,对于表现我党我军和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亦为当前及未来红色电影的创作发展提供诸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