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I评分对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后评估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化EGVB患者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验证ALBI评分对肝硬化EGVB患者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及死亡的预测价值,并与CTP评分、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首次行内镜下治疗的肝硬化EGVB患者338例。通过复诊、查阅病历信息及拨打电话等形式完成随访获取患者预后情况,以再出血为主要研究终点,死亡为次要终点,根据随访至2021年3月时的预后情况分为再出血组和未再出血组、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再出血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作ROC曲线验证ALBI评分对再出血及死亡的预测效能,并与CTP评分、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肝硬化EGVB患者338例,其中男性患者257例,占76%,平均年龄52.6±11.8,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20岁,其中肝硬化病因乙型肝炎患者最多,为209例(61.8%)。130例肝硬化EGVB患者内镜术后1年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38.5%,66例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死亡率19.5%。2.再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伴随疾病、肝硬化病因、既往EGVB、是否并发肝性脑病、是否细菌感染、是否口服NSBB、是否随访内镜治疗均无显著差异(P>0.05);再出血组中度腹水22例(16.9%)、重度腹水18例(13.9%)显著高于未出血组15例(7.2%)、6例(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再出血组门静脉血栓27例(20.8%)高于未出血组23例(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死亡组与存活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伴随疾病、肝硬化病因、既往EGVB、是否并发肝性脑病、是否细菌感染、是否口服NSBB、是否随访内镜治疗均无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中度腹水比例16.7%高于存活组9.6%,死亡组重度腹水16例(24.3%)显著高于存活组8例(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门静脉血栓比例24.2%高于存活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3.再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间WBC、PLT、NEU、TLC、ALT、Cr、BUN、Na+及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组Alb中位数28.7明显低于未出血组33.4(P<0.001),TBil中位数25.3高于未出血组18.2(P<0.001),INR中位数1.37高于未出血组1.23(P<0.001)。此外,两组间RBC、Hb、AST、TC、PT及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间PLT、TLC、ALT、TC、Cr、BUN及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lb中位数27.6明显低于存活组32.3(P<0.001),TBil中位数28.9高于存活组19.1(P<0.001),INR中位数1.38高于存活组1.26(P<0.001)。此外,两组间RBC、Hb、WBC、NEU、AST、Na+、PT及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再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内镜下特征比较,两组间急诊内镜、静脉曲张内镜下部位、静脉曲张类型、静脉曲张直径、Rf、内镜下治疗方式、内镜下是否有糜烂、血栓、溃疡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均无显著差异;而再出血组内镜下活动性出血36例(27.7%)高于未出血组32例(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死亡组与存活组内镜下特征比较,两组间急诊内镜、静脉曲张内镜下部位、静脉曲张类型、静脉曲张直径、Rf、内镜下治疗方式、内镜下是否有糜烂、血栓、溃疡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均无显著差异;而死亡组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比例33.3%高于存活组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5.再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各评分系统数据比较,两组间ALBI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再出血组ALBI评分均值(-1.53±0.46)明显高于未出血组(-2.00±0.51),再出血组ALBI评分3级47例明显高于未出血组21例(P<0.001);两两比较发现,ALBI评分3级患者再出血率显著高于1级、2级(P<0.05),1级与2级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组CTP评分中位数8高于未出血组6(P<0.001),再出血组CTP评分C级22例明显高于未出血组6例(P<0.001);再出血组MELD评分、MELD-Na评分中位数均为12高于未出血组MELD评分9、MELD-Na评分9(P<0.001)。死亡组与存活组各评分系统数据比较,两组间ALBI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死亡组ALBI评分均值(-1.31±0.51)明显高于存活组(-1.88±0.49),死亡组ALBI评分3级37例明显高于存活组31例(P<0.001);两两比较发现,ALBI评分3级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1级、2级(P<0.05),1级与2级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CTP评分中位数9高于存活组7(P<0.001),死亡组CTP评分C级比例21.2%明显高于存活组5.1%(P<0.001);死亡组MELD评分中位数12、MELD-Na评分中位数13高于存活组MELD评分9、MELD-Na评分9(P<0.001)。6.ALBI评分(HR:3.461)、INR(HR:1.294)、重度腹水(HR:3.010)及门静脉血栓(HR:2.261)是肝硬化EGVB患者内镜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7.ALBI评分(HR:6.991)、Na+(HR:0.919)、重度腹水(HR:4.151)及门静脉血栓(HR:1.813)是肝硬化EGVB患者内镜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8.所有患者中位未出血时间为8.8个月(95%CI:8.3-9.3)。ALBI1级患者中位未出血时间为11.4个月(95%CI:10.6-12.3),ALBI2级患者中位未出血时间为9.3个月(95%CI:8.8-9.9),ALBI3级患者中位未出血时间为5.5个月(95%CI:4.5-6.6)。所有患者累积再出血率38.5%(130例),ALBI3级患者1年内累积再出血率69.1%明显高于1级患者13.3%(χ~2=30.034,P<0.001)和2级患者32.9%(χ~2=45.143,P<0.001)。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0.6个月(95%CI:10.2-10.9),ALBI1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6个月(95%CI:10.9-12.3),ALBI2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3个月(95%CI:11.0-11.5),ALBI3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5个月(95%CI:6.4-8.7)。所有患者累积死亡率19.5%。ALBI3级患者1年内累积死亡率54.4%明显高于1级患者3.3%(χ~2=21.333,P<0.001)和2级患者11.7%(χ~2=81.833,P<0.001)。9.ALBI评分与CTP评分、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1、0.513、0.466,P<0.001)。10.分别作ROC曲线评估四种评分对患者内镜术后1年内再出血预测价值,ALBI评分、CTP评分、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的AUC分别为0.765、0.752、0.743、0.733,其中ALBI评分AUC最大,其次是CTP评分,MELD-Na评分最小。比较各评分之间判断患者1年内再出血率的AUC,四种评分预测效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分别作ROC曲线评估四种评分对患者内镜术后1年内死亡预测价值,ALBI评分、CTP评分、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的AUC分别为0.780、0.774、0.741、0.751,其中ALBI评分AUC最大,其次是CTP评分,MELD评分最小。比较各评分之间判断患者1年内死亡率的AUC,四种评分预测效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1.肝硬化EGVB患者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率38.5%,死亡率19.5%。2.ALBI评分、INR、重度腹水、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EGVB患者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3.ALBI评分、Na+、重度腹水、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EGVB患者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ALBI评分对肝硬化EGVB患者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及死亡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与CTP评分、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相比对再出血及死亡的预测表现相当,但ALBI评分更简单客观,易于获取,使用方便。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TIR)与尿白蛋白/肌酐(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的相关性,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TI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佩戴瞬感血糖监测仪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他们的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佩戴时间、TIR、平均
学位
背景:药物涂层球囊(DCB)因其无金属聚合物遗留、术后抗栓时间短等优点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现DCB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在2018ESC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中为I类推荐、A级证据。多个随机试验也证实了DCB在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中的疗效。但目前关于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原位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LVD)的研究较少,其临床效果亦存在争议。目的:本次荟萃分析旨在比较DCB与裸金属支架(BMS
学位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于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筛选及统计,总共入选322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入院后,进行病史采集工作,收集患者个人信息,询问患者糖尿病病程以及既往病史,记录患者入院时的身高、体重来进一步计算体质指数,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相关实验室的生化检验,并收集患者清晨中段
学位
目的与背景: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是院内感染相关腹泻和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主要原因。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具有抗生素治疗后高复发的特点,而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ecurrent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RCDI)增加患者并发症、住院风险以及死亡风险。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也称粪菌移植,被认为
学位
目的: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是肝硬化中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然而,用于评估患者再次经历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尤其是通过非侵入性方法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性能尚不明确。本研究将评估肝脏硬度值(LSM)和肝脏无创性纤维化评分在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首次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
学位
目的:胰腺癌(PC)恶性程度极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均逐渐增长。PC通常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预后差。PC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CA19-9和影像学,但有时与胰腺良性肿瘤和慢性胰腺炎鉴别困难。本研究回顾性收集PC、胰腺良性肿瘤和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常规临床指标,系统性分析各项指标对PC的诊断价值,并建立和评价基于常规临床指标及其衍生指标的PC诊断模型及评分,为PC的诊断提供科学依
学位
目的:Gustave Roussy免疫预后评分(GRIm评分)和皇家马斯登医院预后评分(RMH评分)是用于在I期试验中选择受试者。GRIm评分由乳酸脱氢酶、血清白蛋白浓度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组成。RMH评分由乳酸脱氢酶、白蛋白和初次转移部位计算得出。这两个评分仅在I期试验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两种评分系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涉及2015年1月至2
学位
目的:了解本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耐药情况、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MRSA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首次分离的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利用MLST及SCCmec分型方法对收集到的154株MRSA
学位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Interferon alpha-2b,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出现的45例甲癣样表现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1、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5-2020年期间IFNα-2b治疗的2327例CHB患者中出现的45例甲癣样表现不良反应病例;2、收集45例CHB患者甲癣样表现不良反应的首次出现时间及该不良
学位
目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食管胃曲张破裂出血,往往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是危及患者生命消化内科急症。参照国内外指南,对EGVB的内镜治疗做出以下推荐:单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推荐内镜下套扎和(或)硬化注射术治疗;对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选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而食管静脉曲张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则推荐上述三种方法联合治疗。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