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对武汉市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武汉市公立综合医院儿科科室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和改进策略。
【方法】
本研究以武汉市为研究地区,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国内外效率评价方法及研究进展;以2016-2018年武汉市26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收集样本医院的基本信息、儿科运行现状和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数据,结合相关公开数据,运用SPSS24.0进行描述性分析武汉市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现状、样本医院基本情况和2016-2018年变化情况;运用典型医院分析和内容分析法,深入分析42个关键知情人访谈内容;使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效率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CCR、BCC、Malmquist指数、超效率模型构建样本医院儿科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评价模型以及相关排序,对2016-2018年样本医院的儿科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并从两个维度进行效率的比较;根据现状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内容分析、效率评价测算结果分析,运用整合医疗理论,提出针对性、全面性的改进策略。
【结果】
1.武汉市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武汉市儿科医护人员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在武汉市医护人员占比变动幅度不大,范围均在3%-6%之内;床位总量增加,占比有所增加,为4.26%-5.01%;儿科卫生服务产出呈增长趋势;儿科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市中心。
2.样本医院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及变化情况
样本医院中,儿科规模小、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卫生服务产出占比小。2016-2018年,儿科在规模上有扩大趋势,特别是床位配置增长速度最快,而人力资源、万元以上设备投入变化不大,且优势资源都集中在三级和市中心的样本医院。卫生服务产出也逐年增加,技术能力有所提升。
3.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国内外文献优选法,初步形成本研究的8个指标,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和初步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为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儿科护士数、实际开放床位数为投入指标,门急诊人次、出院患者占总床日为产出指标。
4.武汉市样本医院儿科效率评价结果
从静态效率来看,2016-2018年的综合效率分别为0.67、0.70、0.68,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制约了总体效率低下状态。其中三级样本医院的综合效率均值为0.68,二级样本医院的均值为0.70;市中心样本医院的综合效率为0.62,市郊样本医院为0.79。规模报酬以递减为主。投影分析来看,2016-2018年,有限的儿科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或卫生服务产出总量未达到最佳状态。
从动态效率来看,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均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2016-2017年样本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因为技术效率的提升;2017-2018年样本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因为技术变动的增长。
【结论】
1.样本地区的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总量呈增长趋势,但是儿科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占比小;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市中心和级别更高的医疗机构,增加了市中心同辖区的竞争和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市郊儿科医疗资源服务的可及性。
2.2016-2018年样本医院的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的投入和产出均有所提高,科室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技术力量也得到提升,但是儿科在样本医院整体占比中偏小,重视程度不高。
3.2016-2018年样本医院儿科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未达到相对有效状态且以投入增长率大于产出增长率为主,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并存,稀缺的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样本医院中具有优势资源的三级和市中心样本医院效率低于二级和市郊样本医院。2016-2018年全要素生产率均都有提高,说明在这三年中儿科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得到提升。
4.改进策略:宏观上加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职能;中观上加强医疗机构对儿科重视程度;微观上加强儿科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在对武汉市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武汉市公立综合医院儿科科室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和改进策略。
【方法】
本研究以武汉市为研究地区,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国内外效率评价方法及研究进展;以2016-2018年武汉市26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收集样本医院的基本信息、儿科运行现状和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数据,结合相关公开数据,运用SPSS24.0进行描述性分析武汉市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现状、样本医院基本情况和2016-2018年变化情况;运用典型医院分析和内容分析法,深入分析42个关键知情人访谈内容;使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效率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CCR、BCC、Malmquist指数、超效率模型构建样本医院儿科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评价模型以及相关排序,对2016-2018年样本医院的儿科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并从两个维度进行效率的比较;根据现状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内容分析、效率评价测算结果分析,运用整合医疗理论,提出针对性、全面性的改进策略。
【结果】
1.武汉市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武汉市儿科医护人员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在武汉市医护人员占比变动幅度不大,范围均在3%-6%之内;床位总量增加,占比有所增加,为4.26%-5.01%;儿科卫生服务产出呈增长趋势;儿科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市中心。
2.样本医院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及变化情况
样本医院中,儿科规模小、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卫生服务产出占比小。2016-2018年,儿科在规模上有扩大趋势,特别是床位配置增长速度最快,而人力资源、万元以上设备投入变化不大,且优势资源都集中在三级和市中心的样本医院。卫生服务产出也逐年增加,技术能力有所提升。
3.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国内外文献优选法,初步形成本研究的8个指标,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和初步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为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儿科护士数、实际开放床位数为投入指标,门急诊人次、出院患者占总床日为产出指标。
4.武汉市样本医院儿科效率评价结果
从静态效率来看,2016-2018年的综合效率分别为0.67、0.70、0.68,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制约了总体效率低下状态。其中三级样本医院的综合效率均值为0.68,二级样本医院的均值为0.70;市中心样本医院的综合效率为0.62,市郊样本医院为0.79。规模报酬以递减为主。投影分析来看,2016-2018年,有限的儿科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或卫生服务产出总量未达到最佳状态。
从动态效率来看,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均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2016-2017年样本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因为技术效率的提升;2017-2018年样本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因为技术变动的增长。
【结论】
1.样本地区的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总量呈增长趋势,但是儿科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占比小;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市中心和级别更高的医疗机构,增加了市中心同辖区的竞争和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市郊儿科医疗资源服务的可及性。
2.2016-2018年样本医院的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的投入和产出均有所提高,科室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技术力量也得到提升,但是儿科在样本医院整体占比中偏小,重视程度不高。
3.2016-2018年样本医院儿科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未达到相对有效状态且以投入增长率大于产出增长率为主,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并存,稀缺的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样本医院中具有优势资源的三级和市中心样本医院效率低于二级和市郊样本医院。2016-2018年全要素生产率均都有提高,说明在这三年中儿科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得到提升。
4.改进策略:宏观上加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职能;中观上加强医疗机构对儿科重视程度;微观上加强儿科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