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非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延迟诊断的常见因素,并探讨影响非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0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肺栓塞患者,根据《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2018版》诊断标准,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非高危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159例做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延迟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非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延迟诊断的常见因素,并探讨影响非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0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肺栓塞患者,根据《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2018版》诊断标准,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非高危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159例做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延迟诊断组(诊断时间>7天)75例和非延迟诊断组(诊断时间≤7天)84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肺栓塞1年后的预后情况及肺栓塞1年后质量问卷评分等指标,运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非高危APE患者延迟诊断的常见因素和非高危APE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延迟诊断组吸烟、感染、肿瘤、慢性肺部疾病的比例较非延迟诊断组明显升高(P<0.05),但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机率及Wells评分却低于非延迟诊断组(P<0.05);(2)临床症状对比分析显示延迟诊断组呼吸困难、咳嗽及咳痰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延迟诊断组(P<0.05),但发生下肢浮肿/疼痛的情况却明显低于非延迟诊断组(P<0.05);(3)延迟诊断组D-二聚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随机血糖、凝血酶时间较非延迟诊断组低(P<0.05)。我们用肺栓塞生活质量量表(pulmonary embolism quality of life,PEmb-Qo L)对不同分组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延迟诊断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限制、情感主诉及总评分较非延迟诊断组高(P<0.05),但主诉频率、工作相关问题、社交限制、主诉严重程度等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Cox回归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延迟诊断并不是非高危APE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24,95%CI:0.709-8.289,P=0.158),糖尿病(HR=6.852,95%CI:1.870-25.107,P=0.004)和低白蛋白血症(HR=0.847,95%CI:0.724-0.992,P=0.040)是非高危APE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延迟诊断的非高危APE患者常合并肿瘤、慢性肺部疾病、感染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以呼吸困难、咳嗽及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非高危APE患者易出现延迟诊断。2.延迟诊断不是非高危APE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延迟诊断可以导致非高危APE患者1年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3.糖尿病和低白蛋白血症是非高危APE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分别比较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酮症酸中毒、是否进展为脓毒血症的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差异,指导临床的个体化诊治。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住院且确诊为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分别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脓毒血症进行分组并比较组别之间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病原学检查、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例经细针穿刺病理支持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分别于微波消融术前、术后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在消融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5分钟及术后30分钟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所测量的消融术后甲状腺结节体积大小、超声造影模式下不同时间段所测得的消融术后甲状腺结节体积、消融前后甲状腺结节弹性值的变化(包括Emean(弹性平
目的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等指标进行检测,研究其对急性胆管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急性胆管炎患者共56例,根据目前公认的《急性胆道感染东京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将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I级组(24例)、II级组
目的:分析贲门息肉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资料,探讨贲门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医生对贲门息肉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我院胃镜诊断贲门息肉且有组织病理结果的患者564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息肉的内镜下表现、伴发疾病、病理类型、Hp感染率等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探究糖尿病及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对Modic改变(MC)的影响,评估其是否为MC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为预防MC发生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的收集了在2013.01-2020.10期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综合内科住院治疗而无需腰椎外科治疗的内科疾病患者共1331名,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确定325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实验室数据,并进行MRI阅片评估各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溃性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作用。方法小鼠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水溶液(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构建UC模型。将小鼠随机分配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
目的:研究针对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定量阻力呼气及缩唇呼吸进行治疗,并探讨该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4本院于2018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47例,采用定量阻力呼气治疗)和B组(47例,采用缩唇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肺炎和非COVID-19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痊愈患者肺部损害的超声表现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连续性居住在国内的24例COVID-19肺炎痊愈患者和同期连续性32例非COVID-19 CAP痊愈患者,痊愈后半年前瞻性地采用改良肺部超声检查法、HRCT、肺功能检查、肺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检测,对肺部损害进行评估,评价两组患者的肺部损害差异。结果1.24例COV
研究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抗凝与单纯肝素抗凝在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中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研究。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栓塞危险分层为中高危肺栓塞患者81例,31例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抗凝定义为A组,50例为肝素抗凝治疗定义为B组。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预后情况。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中计量资料以均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有吸烟史的男性COPD患者在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血浆脂质谱的变化,同时与非COPD对照组进行对比,以了解COPD不同阶段的脂质分子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27例稳定期COPD、27例AECOPD、21例非COPD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血浆,采集包括年龄、吸烟史、身体质量指数等基本信息及肺功能指标。通过非靶向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