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芽胞杆菌对吗啉信号分子的差异性感知机制

来源 :南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s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寄生线虫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生物防治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大力推崇的防治方法。而生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最大的瓶颈是在田间不稳定、防效低等。对生防菌株侵染线虫分子机制的阐述可以为增强生防菌的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感知是细菌侵染线虫过程的第一步,决定着侵染的成败。细菌能够感知环境中的信号分子,调控自身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前期研究发现:从云南森林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对多种植物寄生线虫均具有较高杀灭活性的菌株杀线虫芽胞杆菌B16(Bacillus nematocida B16),能够感知到线虫释放的吗啉信号,从而提前形成芽胞,芽胞可以保护B16抵抗线虫咀嚼和吞噬的伤害,进而在线虫的肠道成功定植,破坏线虫肠道,杀死线虫;而枯草芽胞杆菌168(B.subtilis 168)遇到线虫的时候不能感知到线虫的存在,最终被当作食物吃掉。可见,不同种类的芽胞杆菌对线虫有不同的反应调节分子机制。同为芽胞杆菌属,为何B16和168遇见线虫的时候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局?B16是如何感知线虫的?B16和168存在怎样的差异?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可感知线虫、提前形成芽胞的B16和不能感知线虫、不能提前形成芽胞的枯草芽胞杆菌168为研究对象,对比B16和168跨膜蛋白基因差异和细胞膜组分的差异;通过吸附亲和实验对比两种芽胞杆菌中吗啉结合膜蛋白的差异,寻找吗啉作用于B16的靶点膜蛋白,并利用分子模拟对接实验进行验证;对吗啉处理前、后两种芽胞杆菌的转录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芽胞杆菌感知吗啉信号分子的相关基因,对分析获得的潜在感知相关基因进行q PCR验证;最后,发现B16感知吗啉后形成生物膜,进一步完善B16感知线虫形成芽胞的信号通路,从分子水平揭示两种芽胞杆菌对线虫吗啉信号的差异性感知,为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有:1.B16和168膜蛋白的差异。通过对比B16和168的跨膜蛋白基因,发现跟168相比,B16存在117个独有的跨膜蛋白,其中亚细胞定位在Cell membrane上的有15个。此外,还分析到定位于非膜区的有5个,剩下97个蛋白未检测出亚细胞定位,其中2个没有检测到蛋白名称,其余都暂定为假想蛋白。以上结果说明,两种芽胞杆菌的蛋白组分有较大差异,尤其是跨膜蛋白基因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2.B16和168膜组分的差异。B16和168的磷脂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占比差异大的成分有28个,B16独有成分20个,168独有成分11个。B16和168本身的脂肪酸成分就存在显著差异,每组数据在两种芽胞杆菌中的类型和数量均不同,且有四组数据存在着成倍数的差异,B16相较于168多了两种多碳链脂肪酸;B16在线虫诱导前后有三组数据都出现了占比明显增长的变化,而168在线虫诱导前后脂肪酸的类型和数量均没有发生变化。3.吗啉受体蛋白的差异。吸附亲和实验结果表明:B16与吗啉的结合度显著高于枯草芽胞杆菌168。经过强酸洗脱后,SDS-PAGE实验证实B16和168中吗啉受体蛋白有两个条带存在差异,这两个条带在B16中的含量明显要高于168。进一步用质谱分析,验证发现这两个条带的蛋白分别是肽结合蛋白S1和多肽ABC转运底物结合蛋白Opp A S2。定量分析表明B16的S1、S2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168,两种芽胞杆菌的氨基酸序列对比分析证实蛋白S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99.45%,S2相似度为96.80%。分子模拟结果显示B16的S1、S2膜蛋白与吗啉的对接能更接近吸附亲和,对吗啉的吸附个数也均多于168,结合S1、S2蛋白在B16和168膜蛋白中的含量差异,吗啉与B16的S1、S2蛋白亲和度远远高于168。4.两种芽胞杆菌感知吗啉信号后转录组差异分析。B16和168感知吗啉信号分子后在转录组学层面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与细胞膜、转运蛋白调控相关的差异基因共有16个,与调控芽胞形成相关的差异基因共有63个,与磷酸激酶相关的差异基因共有30个,其中仅有8个基因在吗啉诱导两种芽胞杆菌的同时间段内起着相同的调控作用,其中12 h的仅有2个基因;另外,tapA、tasA、epsI、epsF这四个与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在吗啉诱导B16的12h均上调,促进了B16生物膜的形成。5.感知吗啉信号后生物膜形成的差异。B16感知吗啉后不仅调控自身基因,提前形成芽胞,而且还形成了生物膜。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tasA、tapA、epsI、epsF进行qPCR验证,结果表明:B16感知吗啉信号12h后tasA、tapA、epsI、epsF这四个基因较之168的相对表达量大幅度上调,促进生物膜的形成。综上,B16和168虽同为芽胞杆菌属,但是在细胞膜组分上就存在较大差异,B16在面对线虫产生的吗啉信号时能够感知到吗啉,与膜上的靶点蛋白S1、S2进行吸附后,进入到胞内,从而使B16提前生成生物膜并同时形成芽胞,开启其独有的“特洛伊木马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阐述发达国家对华FDI的概况以及不同形势下的投资变化,紧接着阐述了环境规制对于FDI以及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而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中国环境规制强度对于我国吸引来自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将1998年至2018年发达国家的借贷成本、双边贸易关系和金融发展情况纳入理论模型,进而通过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强度对于吸引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中国和发达国家,纳入了多种因素去综合考虑环境规制会产生
近年来,航运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横向兼并、数字化转型和控制运营成本已成为趋势,航运公司拥有系统的、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以H航运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公司的服务中心在培训体系上存在的问题。H航运公司自2015年采用外部成长战略后使得其运力规模比2013年增加一倍多,出于单证业务量的增加和运营成本的控制,该中心开始加大校园招聘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内水质产生直接影响。千岛湖作为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水域环境治理工作一直在开展,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仍在不断加剧、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威胁饮水安全。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谷歌地球引擎获取Landsat无云合成影像,基于ENVI软件得1988-2016年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结合同期水质监测数据,在以监测点划分的子流域和缓冲区两
在信息化作战体系中,通信手段的隐蔽性与作战平台的生存能力息息相关,对于水下平台来说,目前其实现远距离通信的手段就是通过海面浮标转发信号,实现对星通信。但是海洋气候复杂多变,海面经常会出现波浪导致通信浮标出现强烈晃动,严重影响了其通信能力。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增稳控制部分都用于大型地面接收单元,并不适合体积较小的海面浮标。为此本文设计一种具有增稳控制系统的对星通信浮标平台,通过增稳控
奇异系统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热门研究领域。与传统的正则系统相比,奇异系统所能描述的系统范围更广,内涵更加丰富,相关研究也更具挑战性。而状态空间模型实现问题是多维奇异系统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先对奇异系统进行模型实现,才能对其进行后续的系统分析和设计。尤其是模型实现的阶数极大地影响着系统计算的复杂度和仿真设计分析的难度。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充要条件可以判断一个多维(三维及以上)奇异系统的模
随着全球光伏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光伏企业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从产品研发、技术进步、成本优势、产能规模等全方位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光伏成本的持续下降,使得光伏市场发展临近新时代,即从依靠政策补贴为驱动的市场需求逐步转为无补贴平价时代。进入2021年,中国光伏应用市场逐步迈入了全面平价的时代,供需两端也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以大型央国企为主的地面电站客户群集聚度更高,以户用和工商业为
无人驾驶一直作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无人驾驶的道路检测技术是保障无人车安全行驶的关键。道路检测技术是无人驾驶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作用是识别出车道线和道路边界,划定无人车在道路上的可行驶区域,从而保证无人车的行驶安全。本文首先对道路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相机标定,确定感兴趣区域,透视变换以及图像灰度化等方法处理图像,为下一步道路检测创造条件。针对结构化道路和非结构化道路两者道路模型的不同,提出了不
海洋牧场是一项在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针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生产模式,加快了海洋牧场向环保、高效、生态化的发展。为了有效的利用和管理海洋资源,准确的监测海洋环境、合理的开发海洋资源,面向海洋牧场的智能浮标显得尤为重要。海洋浮标具有小型化,成本低,对水文信息的干扰较小的优点,但海洋浮标除了需要设计应具有的功能之外,也需要考虑浮标体积与自身能耗的因素,这些因素限制着浮标自身的功能与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浮
随着整体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旺盛需求促使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使得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来说,这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图像尤其是来自于车内的驾驶行为图像进行智能识别成为目前驾驶行为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研究者们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具有一定实用
近年来,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已发展为海南地区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培育新的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为绿色经济有效的一种方法。本研究通过对42份一年生辣椒和53份中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评价,筛选出抗性种质,并通过对比抗感种质受到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后根内线虫发育情况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活性变化,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的研究手段,挖掘与象耳豆根结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