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对低O大鼠离体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jp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离体培养SD(Sprague-Dawley)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对低O2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
   方法:
   用25cm2无菌培养瓶培养SD大鼠离体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将同源同代细胞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组),24小时低O2对照组(0组),24小时低O2培养加入5μmol/L姜黄素组(Ⅰ组),24小时低O2培养加入10μmol/L姜黄素组(Ⅱ组),24小时低O2培养加入25μmol/L姜黄素组(Ⅲ组),低氧氧浓度为5%,各组DMSO浓度均为0.01%。采用图像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法、CCK-8(cell counting kit-8)、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quantitative PCR,RT q-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等方法,分别观察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形态,测定α-肌动蛋白(α-SM actin)鉴定平滑肌细胞,测定OPN表达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其中CCK-8法检测各组吸光度(Absorbance,A)值大小作为细胞相对数的比较,并应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CCK-8法测定各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吸光度值(A值),测定结果示,0组较N组细胞增殖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低氧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Ⅰ~Ⅲ组较0组细胞增殖减少(P<0.01),提示姜黄素对低氧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姜黄素之间的比较显示,姜黄素10μmol/L较5μmol/L更能抑制低氧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P<0.05),25μmol/L姜黄素抑制低氧刺激细胞增殖作用较5μmol/L、10μmol/L,强(P<0.01)。提示姜黄素从5μmol/L开始,随着浓度的增高,对低氧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
   2、Elisa测定OPN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0组较对照组(N组)骨桥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提示低氧能刺激骨桥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Ⅰ~Ⅲ组OPN。相对表达量较0组减少(P均<0.01),表明姜黄素有抑制低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OPN表达的作用。其中2.5μmol/L姜黄素与其他浓度之间比较,25μmol/L姜黄素较5μmol/L更能抑制低氧OPN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25μmol/L姜黄素较10μmol/L OPN相对表达量的平均值减少,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姜黄素从5μmol/L开始,对低氧刺激OPN相对表达量增高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
   3、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OPN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N组)与低氧未加药组(0组)比较,低氧刺激能显著提高骨桥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P<0.01)。Ⅰ~Ⅲ组OPN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0组减少(均P<0.05),提示姜黄素对低氧OPN mRNA相对表达水平有抑制作用。其中姜黄素25μmol/L(Ⅲ组)较5μmol/L(Ⅰ组)能明显降低低氧下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mR_NA的相对表达量(P<0.05),25μmol/L较10μmol/LOP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数及变化倍数均数降低,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姜黄素从5μmol/L开始具有抑制低氧刺激OPN mRNA相对表达量增高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增高。
   4、对CCK-8测定各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吸光度平均值与OPN相对表达量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r=0.807,P<0.00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OPN相对表达量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
   结论:
   1、姜黄素可抑制低O2离体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2、姜黄素抑制OPN及其基因表达可能是其抑制低O2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易发生转移,药物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因此寻求一个特异性的靶点进行早期诊断或有效治疗是目前卵巢癌研究亟待要解决的问题。就卵巢癌而言,淋巴道播散是转移的重要途径,淋巴管生成(lymphangiogenesis)促进了卵巢癌的转移浸润。而淋巴管生成主要是毛细淋巴管的形成。研究显示,肿瘤微淋巴管的形态结构与正常组
学位
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乏氧细胞在实体瘤中是常见现象。肿瘤的特点之一是无限制地生长。国外学者做了氧扩散距离一乏氧细胞模型,他们观察到肿瘤细胞是以血管为中心呈环状排列,在靠近血管的那些细胞由于氧和营养物质供应充分,细胞增值迅速;在离血管半径超过200μm区,细胞大量坏死成坏死区;介于这两者之间有一层厚度为10μm-20μn的细胞层。由于距血管一定距离,使氧扩散的速率逐渐减慢,氧张力下降,导致这部分细胞氧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评估11C-ACE PET/CT在原发性脑肿瘤诊断和分级中的价值以及肿瘤11C-ACE摄取程度与Ki67 LI的相关性,并与18F-FDG、11C-MET进行比较。通过动物实验,探讨11C-ACE PET/CT在恶性肿瘤与炎症和肉芽肿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与18F-FDG进行比较。  资料与方法:临床部分:选取初诊为原发性脑肿瘤并于我院PET/CT中心进行头11C-AC
学位
目的:  1、检测卵巢癌患者组织及血浆中E-钙粘素(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况,研究两者相关性,并探讨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检测恶性、交界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分析E-钙粘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3、检测恶性、交界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甲基化CpG结合蛋白MeCP2表达情况,研究其对E-c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最常受累器官。SLE患者中约70%合并狼疮肾炎(LN),尸检发现,SLE患者中几乎100%有肾脏受累。目前肾脏穿刺是诊断LN的“金标准”,对于明确病理分型,预测愈后有重要意义。这是一种有创检查,而SLE患者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存在穿刺出血的危险性。由于全身受累选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而且依据肾检查的临床资料可以推断
学位
目的:表达、纯化mHSP110,体外与HPV16E749-57结合,构建二者的复合物;观察以mHSP110为分子伴侣的HPV16 CTL,表位E749-59的免疫原性,为HPV16多肽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参考。  方法:将mHSP110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和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在热休克状态与E749-57结合形成复合物,HPLC(高压液相色谱)鉴定其结合程度。用mHS
目的:观察在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模型(CCI)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血清中皮质醇浓度的变化、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11-βHSD1,GR和NMDA-NR1表达的关系,研究姜黄素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是否通过抑制11-βHSD1。  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120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成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分离皮肤、肌肉和坐骨神经,但不结扎坐骨神经,术后每天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DMS
目的:  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其死亡率高达40-60%。肺水肿是内毒素性肺损伤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肺泡水肿液的及时主动清除对急性肺损伤的预后有重要影响。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上的Na+-K+-ATP酶对肺水清除和维持细胞屏障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脂氧素成员脂氧素A4(LxA4)是体内重要内源性促炎症消退介质,对多种炎症
第一部分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筛查及资料收集  目的:  1、在全国范围内收集视神经萎缩家系,建立临床资料和分子遗传学资料数据库。并收集104个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  2、在收集的家系(视神经萎缩家系和正常对照者)中检测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相关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
目的:HLA-A2限制性9肽表位的2个主要锚点是位于肽链第2位的氨基酸残基和第9位的氨基酸残基(即羧基末端),当第2位的氨基酸残基为亮氨酸(L)或蛋氨酸(M),第9位的氨基酸残基为亮氨酸(L)、缬氨酸(V)或异亮氨酸(Ⅰ)时,多肽与HLA-A2分子亲和力较高,成为HLA-A2限制性CTL表位的可能性极大,对表位采取氨基酸置换修饰的方式,可以鉴定出结合力更高又同时保留原有抗原性的新表位。本研究采用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