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对抗原的加工和提呈是启动免疫应答的重要过程。禽类的MHC分子结构最简单是研究MHC分子的“模型”,其主要包括MHCⅠ类和MHCⅡ类及其伴侣分子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Rab22a是定位于内吞体途径的重要小GTPases蛋白,对抗原递呈分子如(MHC I和CD1a)的转运与调控、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对抗原的加工和提呈是启动免疫应答的重要过程。禽类的MHC分子结构最简单是研究MHC分子的“模型”,其主要包括MHCⅠ类和MHCⅡ类及其伴侣分子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Rab22a是定位于内吞体途径的重要小GTPases蛋白,对抗原递呈分子如(MHC I和CD1a)的转运与调控、抗原摄取和维持内吞体的形态等都具有重要功能。目前关于禽类Rab22a的结构、定位特性以及与MHC相关分子的关系均尚不清楚。为此,本实验以鸡Rab22a(Chicken Rab22a,c Rab22a)、MHCⅠα、MHCⅡβ以及Ii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明确了c Rab22a在细胞内的定位。首先,用PCR方法扩增鸡与小鼠Rab22a的基因序列并分别插入到pm Cherry-C1构建相应的真核重组质粒。其次,将构建的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和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最后,分别用小鼠早期和晚期内吞体标记蛋白EEA1和LAMP1的抗体进行免疫荧光,以小鼠Rab22a为对照观察c Rab22a在细胞内定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m Cherry-C1-c Rab22a/m Rab22a的重组质粒,含c Rab22a与m Rab22a的重组质粒均可以在DC2.4和RAW264.7细胞内与EEA1和LAMP1共定位,这说明鸡和小鼠的Rab22a具有相似的定位特性,均可以在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内吞体进行定位。二、分析c Rab22a的蛋白质结构并明确了影响其在细胞内定位的关键结构域与氨基酸。首先,应用生物学软件比对和分析c Rab22a和m Rab22a的蛋白质结构,同时输入SWISS-MODEL构建c Rab22a的蛋白质3D模型。其次,对c Rab22a关键结构域(如转角区)和氨基酸进行突变并定向插入到pm Cherry-C1载体上,构建含突变体的真核重组质粒,进而将这些质粒分别转染至293T细胞观察在细胞内的定位。最后,含有红色荧光的c Rab22a(RFP/c Rab22a)及其突变体重组质粒分别与带有绿色荧光的Ii(RFP/c Ii)共转染至293T细胞进行细胞内共定位。结果表明,鸡和小鼠Rab22a结构高度同源(95.4%)。成功构建9个突变体(4个结构域突变体和5个关键氨基酸突变体)。突变SwitchⅠ结构域、SwitchⅡ结构域、SwitchⅠ的Ser41和SwitchⅡ的Tyr74均不能定位于细胞内吞体而定位于全细胞。比对分析发现,物种间这两个氨基酸是高度保守的,这说明影响Rab22a在细胞内定位和与Ii共定位的关键氨基酸是其Switch结构中的第41和74位氨基酸。三、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明确了鸡Rab22a与MHC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首先,将pm Cherry-C1-c Rab22a分别转染到HD11、DT40和DF-1细胞进行c Rab22a基因的过表达,应用RT-PCR检测c Rab22a、MhcⅠα、MhcⅡβ以及Ii的基因转录水平。其次,将si RNA转染至HD11中进行c Rab22a基因的沉默,应用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最后,应用免疫共沉淀检测c Rab22a与MHCⅠα和Ii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 Rab22a在三种细胞内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55、4.2和88倍,在HD11细胞中MhcⅠα和MhcⅡβ基因显著上调了50%-70%(P<0.01),但对Ii基因的转录水平没有影响(P>0.05);DT40细胞中不影响MhcⅡβ和Ii的转录水平(P>0.05),MhcⅠα基因却显著下调了50%(P<0.01);而在DF-1细胞中,MhcⅠα、MhcⅡβ以及Ii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si RNA可以分别将HD11和DT40细胞中c Rab22a的表达量下调至35%和67%,同时将HD11细胞中MhcⅠα、MhcⅡβ以及Ii的转录水平分别显著下调至53.7%,64.3%,37.0%(P<0.01);将DT40细胞中MhcⅠα和MhcⅡβ基因显著上调了14.5倍和1.8倍(P<0.01),而Ii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c Rab22a不能与MHCⅠα和Ii结合。提示c Rab22a对MHC分子的影响是间接而非直接关系。综上所述,鸡和鼠c Rab22a结构相似,都能定位于早期和晚期内吞体,这种定位功能是其Switch的第Ser41和Tyr74位氨基酸决定。c Rab22a基因过表达和沉默会影响Mhc相关基因在免疫细胞中的转录水平,而这种影响是间接而非直接。这些为进一步研究Rab22a与MHC关系提供了新数据。
其他文献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可引发局部和全身感染,造成雏鸡大量死亡,给家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Ⅰ型菌毛(Type 1Fimbriae)是APEC黏附相关毒力因子,可协助细菌在物体或宿主表面分泌粘附素,从而黏附、入侵宿主细胞。在APEC感染初始阶段,APEC通过Ⅰ型菌毛黏附宿主细胞实现定植后,会进一步形成生物被膜,导致APEC持续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作为典型的肠道外病原菌具有广泛的宿主谱,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作为一类人畜共患菌的潜在储库,APEC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开展APEC致病机制的研究具有潜在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OMV)是一种由革兰氏阴性菌自然分泌的、具有双层蛋白脂结构的球形囊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iocida,Pm)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有5个荚膜血清型(A、B、D、E、F),其中猪源Pm分离株主要为A和D型,可引起猪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AR)及肺炎,严重影响世界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从肺炎型巴氏杆菌病猪肺中分离的Pm主要是A型,从患有PAR猪体中分离的Pm则多为D型,然而并非绝对,目前在肺炎型巴氏杆菌病猪体中D型Pm的分离率上升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顶复亚门原虫,能够感染绝大部分温血动物,因宿主免疫机制抑制作用,多数感染不表现出典型的症状,但在免疫缺陷的宿主中,因虫体的过量增殖则会对宿主细胞和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相关研究显示弓形虫抗原或弓形虫弱毒株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作为肿瘤微环境重要组分的IL-17A也被证明参与宿主对弓形虫的免疫。本论文以IL-17A为研究对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危害禽类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感染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产蛋鸭的产蛋下降、卵巢出血,雏鸭高热、生长迟缓和瘫痪。而DTMUV E蛋白是其主要的毒力抗原,与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时E蛋白Domain Ⅲ结构域是病毒受体的主要结合区域,富集大量的抗原表位。因此,本试验以DTMUV E Domain Ⅲ重组蛋
中华草龟(Mauremys reevesii)和中华花龟(Mauremys sinensis)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两种经济淡水龟,然而受过度捕捞、栖息地丢失与碎片化等人类活动影响,正面临着遗传多样性丢失,野外资源枯竭的严峻现状,已被收录进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名目录。然而,未经审查的亲本引入和近亲繁殖使得群体遗传背景模糊,遗传多样性流失。先前的中华草龟和中华花龟的群体遗传研究受限于分子标记种类与数量的限制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s dabryan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研究发现其有较高的氨耐受性,但是其氨耐受机理尚未被阐明。本文从氨耐受能力、转录组学分析以及筛选基因调控三个方面探究大鳞副泥鳅对氨累积的生理响应,旨在为解析其耐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1本研究使用静水法测定大鳞副泥鳅的氨氮半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50%,LC50),直线内插法计算96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可引起禽类的气囊炎、败血症等。APEC的广泛传播及毒力对养殖行业已经造成了威胁。因此,研究APEC的毒力系统和致病机制具有较高的公共卫生学和防治意义。APEC毒力因子种类众多,VI型分泌系统(Type VI secretion systems,T6SS)通过分泌效应蛋白参与APEC
近年来,由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引起的以皮肤溃疡和内脏器官出现结节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严重危害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亟需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该病的防控。细菌黏附是病原菌感染宿主的初始关键环节,以黏附素作为候选抗原制备疫苗可在感染最初阶段发挥抗菌作用。在我们前期研究中,从患病的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体内分离鉴定到一株致病性鰤鱼诺卡氏菌,并
榴莲(Durio zibethinus Murr)有“热带水果之王”的美誉,因其口感独特、营养价值丰富而广受消费者青睐。榴莲是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内源乙烯释放导致果实发生软化、果皮开裂,从而促使榴莲果实达到完熟状态,因此研究榴莲采后果皮开裂与果肉软化的机理,对延长榴莲果实的保鲜期具有重要意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能够催化果胶分子中1,4-a-D聚半乳糖醛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