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雄性不育对于大豆的杂种优势利用和轮回选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背景:前期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大豆冀豆17获得了一个大豆雄性不育突变体5053并发现其有一定的天然异交率。目的:为了更好的认识该突变体的遗传特性和评价其育种价值,本论文对该突变位点进行了遗传定位,并对其遗传稳定性和不育株的结荚数进行了分析。
方法:以M4~M8和M12代突变体育性分离群体为材料,通过卡方检验判断该突变体的遗传特性;利用200K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基因芯片结合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技术对突变基因位点进行初步定位;通过多年、多点的试验判断该突变体育性遗传的稳定性;利用天然杂交组合后代育性分离群体分析不育株的结荚数评价其育种价值。
结果表明:M4~M8和M12代育性分离群体的育性分离数据表明该突变体的突变表型由隐性纯合基因型控制;根据基因芯片BSA的检测结果,将该育性突变位点初步定位在大豆1号染色体上SNP位点Gm01_29521777和Gm01_35097697之间,区间长度为5.6Mb;不同天然杂交组合后代育性分离群体表型考察结果表明,在不同遗传背景下,该育性突变位点的遗传方式不同,在一些组合后代群体中表现为单基因控制,而在另外一些群体中则表现为受两个基因控制;2019年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播期也是影响育性遗传方式的重要因素,1513组合F3群体在早播条件下表现为单基因的遗传方式,而在中播和晚播的情况下则表现为两个基因的遗传方式;在2017年,在基本农田环境下,该突变体材料的不育株结荚数范围为0~28个,平均每个不育株结2.73个荚。结论:在不同遗传群体间,不育株结荚数差异显著,1517组合后代F2群体的不育株结荚数显著(P=0.05)高于1514组合后代F2群体,而与其他组合后代F2群体差异不显著。不同播期间的不育株结荚数也同样差异显著(P=0.05),晚播的不育株结荚数显著低于早播和中播。本研究将为下一步该突变体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以及该突变体在大豆轮回选择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以M4~M8和M12代突变体育性分离群体为材料,通过卡方检验判断该突变体的遗传特性;利用200K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基因芯片结合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技术对突变基因位点进行初步定位;通过多年、多点的试验判断该突变体育性遗传的稳定性;利用天然杂交组合后代育性分离群体分析不育株的结荚数评价其育种价值。
结果表明:M4~M8和M12代育性分离群体的育性分离数据表明该突变体的突变表型由隐性纯合基因型控制;根据基因芯片BSA的检测结果,将该育性突变位点初步定位在大豆1号染色体上SNP位点Gm01_29521777和Gm01_35097697之间,区间长度为5.6Mb;不同天然杂交组合后代育性分离群体表型考察结果表明,在不同遗传背景下,该育性突变位点的遗传方式不同,在一些组合后代群体中表现为单基因控制,而在另外一些群体中则表现为受两个基因控制;2019年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播期也是影响育性遗传方式的重要因素,1513组合F3群体在早播条件下表现为单基因的遗传方式,而在中播和晚播的情况下则表现为两个基因的遗传方式;在2017年,在基本农田环境下,该突变体材料的不育株结荚数范围为0~28个,平均每个不育株结2.73个荚。结论:在不同遗传群体间,不育株结荚数差异显著,1517组合后代F2群体的不育株结荚数显著(P=0.05)高于1514组合后代F2群体,而与其他组合后代F2群体差异不显著。不同播期间的不育株结荚数也同样差异显著(P=0.05),晚播的不育株结荚数显著低于早播和中播。本研究将为下一步该突变体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以及该突变体在大豆轮回选择中的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