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基础教育又称“国民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基础教育设施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载体,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其配置均衡与否、为全体公民平等享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程度。基础教育设施的均衡配置,应当做到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并且保障不同经济属性居民能够平等享用由政府提供的数量相当、质量相近、便利程度大致相同的基础教育设施服务的权利。因此,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基础教育设施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评价其空间配置水平及在空间上的差异化特征,分析空间配置与居民经济属性的空间相关性特征,探讨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的均衡性问题,并提出空间配置优化策略。本文从供需关系、优质程度、便利程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利用ArcGIS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求得各指标得分及综合配置水平,并对结果做聚类分析和可视化表达,评价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分析其在空间上的差异化特征;接着,借以住宅价格表征居民经济属性,基于GeoDa平台将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与住宅价格以学区为基本单元进行双变量全局相关性和局部相关性分析,探讨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与居民经济属性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判断不同经济属性的居民所享受的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武汉市主城区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水平校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总体处于中高水平;整体区域上形成了空间分异,呈现由老城区向外围由高到低圈层分布的态势,形成了“核心高—边缘低”的空间格局;各行政区配置水平级别分化,高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明显向老城区聚集,而主城区边缘地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水平亟待提升。此外,通过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与居民经济属性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收入、不同经济属性的居民所拥有的基础教育设施使用机会和服务水平存在空间差异。高配置水平的基础教育设施聚集于高收入阶层居民居住区域,这些居民在空间上更易得到高配置水平的基础教育设施服务,而低收入阶层居民往往只能更接近于低配置水平的基础教育设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最后基于配置水平评价结果和结合居民经济属性的空间相关性研究,提出改善各目标层指标要素直接提升配置水平以及通过人口、居住的调整间接均衡配置水平的优化策略,以均衡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减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保障不同经济属性居民享受同等水平基础教育设施服务的权利,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优化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