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夏集》是庞德众多译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被誉为20世纪初最受欢迎的诗集之一。作为一部翻译作品,它在翻译界引起了巨大争议,有很多译家指责庞德的译作中充斥着误译和漏译,也有很多译家认为翻译也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庞德的创造性翻译革新和丰富了翻译方法。本文笔者则与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持相同见解,认为译者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阐释的过程。译者首先必须作为读者对文本进行阐释,根据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阐释即对话,是读者根据自身经验和需要不断对文本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认知被不断修正和扩展,而文本的意义也根据读者提问的方式多样性的呈现出来。最终的结果不是读者原来认知的视域,也不是文本原初呈现的视域,而是二者融合形成的第三视域。这个第三视域借助翻译成果得以呈现出来。本文通过研究《华夏集》中李白诗歌译作与原作的差异,探讨庞德对中国诗歌的阐释过程。庞德的先在视域决定了他将对文本提出的问题,要求文本满足的需要。而翻译作品呈现出来的则是原作文本满足了庞德需要,回答了庞德问题,印证了庞德观点的部分。本论文总共分为四章,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至第四章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发现问题并根据理论进行分析。第一章简单介绍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论,作为分析庞德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阐释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找出庞德译作与李白原作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庞德对原作文本进行了创造性阐释,因而带有庞德自身诗歌理论,诗歌创作原则的痕迹。第三章挖掘庞德的先在视域,即他对诗歌创作的期望和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诗歌的了解程度。第四章指出庞德翻译作品中体现庞德诗歌创作原则和意象主义特征的部分,证明在视域融合的过程中,庞德对原作意义进行了修正以符合他自身的创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