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共享用工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张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疫情时代共享用工的发展主要面临“法律关系不明”、“违法劳务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力”三大困境,而且三者均存在着一定的实践困惑与分歧:“法律关系不明”主要表现为共享用工作为一种新兴的灵活用工形式,其所涉及的借出单位、借入单位以及借出员工之间的法律关系存在争议,有待法律进一步明确;“违法劳务派遣”主要表现在共享用工在许多方面与劳务派遣比较相似,许多没有劳务派遣资质的企业可能会借共享用工之名进行劳务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力”主要表现在共享用工涉及三方主体,在借出单位和借入单位相对于借出员工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法律漏洞。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后疫情时代共享用工可行性及面临的三大具体困境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借鉴实践以及域外制度经验来构建后疫情时代共享用工发展的应对思路。就“后疫情时代共享用工可行性”而言,共享用工作为疫情期间新出现的用工形式,其本质上也是企业之间进行用工余缺调剂合作的重要方式。共享用工的长期可行性可基于国内政策鼓励、域外制度比较以及共享用工制度优越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国内政策”方面,疫情期间国家以及各地方都相继出台了规范和鼓励共享用工发展的政策,希望在特殊时期借助于特殊的用工形式缓解疫情造成的人力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在“域外制度比较”方面,通过借鉴美国以及欧洲类似于中国共享用工的相关制度以及实践,发现中国的共享用工形式还尚处于初级阶段,较之西方国家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共享用工在中国还具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共享用工制度优越性”方面,共享用工相较于其他已存在的用工形式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这也是在疫情期间共享用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它用工形式反而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的原因。共享用工能够有效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高效率配置,并进一步扩展了借调单位的范围,使劳动力能够实现更为广泛的流动与配置。新出现的共享用工形式也是对共享经济背景下用工模式的有益补充。就“法律关系不明”而言,共享用工作为一种新的灵活用工形式,与其他的灵活用工形式例如劳务派遣、劳务外包、借调等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因此首先需要将其与其他用工形式进行辨析,明确其不属于之前已经存在的灵活用工形式。其次针对共享用工的法律关系结构而言,共享用工存在三方主体,包括借入单位、借出单位以及借出员工,共享用工若想实现其长期发展,则理清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就“违法劳务派遣”而言,由于共享用工不要求企业具有特定的资质,因此不具有劳务派遣资格的企业可能会假借共享用工之名进行盈利行为,且劳务派遣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中间盘剥性和非用工需求导向性,共享用工发展过程中要严防转向变相劳务派遣。而相比劳务派遣,共享用工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用工比例性之突破和“三性”之突破,共享用工不具有劳务派遣所具有的派遣用工人数比例限制,也不像劳务派遣是作为人力资源的中间提供者,共享用工可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需求的直接对接,这也有利于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为防止共享用工转向变相劳务派遣,总结现实问题和实践经验,可提出如下建议:坚持共享用工的非营利性原则;坚持资质限制原则,共享用工仅限于具有直接需求的企业之间,具有劳务派遣资质的企业不得介入共享用工业务;搭建政府监督型企业共享用工平台,共享用工模式要想成为常态,实现长远发展,智能化的平台建设必须走在前面,同时平台发展也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相应的监督,以实现共享用工平台的规范化。就“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力”而言,共享用工作为新兴的灵活用工模式,由于目前法律尚未对共享用工模式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而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面对新兴的用工模式,其权益更易受到侵害。共享用工劳动者权益保护相比其它用工形式具有其特殊性,其主要表现在劳动者自主权和借出员工的规范管理方面。其次,共享用工涉及两方单位——借入单位和借出单位,只有双方企业都积极承担自己的用人责任,做好雇主责任划分,才能真正做到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护。雇主责任的划分主要涉及工伤保险责任及工资支付责任,借入单位与借出单位要约定好相关的主体责任,这样才能使共享用工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总结现实问题和实践经验,可提出如下关于“共享用工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建议:加强两方工会组织保护,以解决劳动纠纷,有力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健全就业培训机制,加强企业、员工间的信息共享,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预测并据此对借出员工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共享用工作为新型的用工形式,相关劳动法对此还未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此模式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相信在后疫情时代加以引导规范,其将会长期发展下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们既要坚持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贯思想,又要考虑保护企业正常经营的现实情况,其中的重点是构建一个稳定的共享用工劳动关系,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和劳动者共渡难关。
其他文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这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大相径庭。2020年环境绩效指数对180个国家进行评估,中国排名120,具体数据为37.1。雾霾现象,污染物排放量,湖泊、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愈来愈糟糕,对人们的生活等已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是政府、社会、人民的共同愿
学位
本文是针对自发型创意市集的创意生产及其实践路径研究,主要选取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自发型创意市集进行调查,力图理清自发型创意市集的创意生产及其实践路径。首先本文分析了创意市集发展的来源与特点,抽象出创意市集发展的来源以及探讨了疫情影响下制度环境的影响。创意市集的发展有两个来源,一是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下,市集经济与创意产业相融合形成创意市集。二是在城市空间改造的背景下,从脏乱差的传统地摊转型升级为精致的创
学位
本文是基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翻译实践报告。此次翻译实践选择的经济类文本是Accumulating Capital Today:Contemporary Strategies of Profit and Dispossessive Policies一书第五章和第六章,阐述了通过金融进行资本积累的过程。笔者选取的翻译材料是信息型文本,其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本文从层次转换、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和单位转
学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飞速提高,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个人信息被获取、使用甚至泄露的危险。而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处于职场时空下,基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而更易遭到用人单位信息抓取行为的侵害。我国法律虽已对某些具体的个人信息侵权行为进行了规定,但因未考虑到劳动关系的特殊性而难以真正起到协调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和用人单位知情权冲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劳资双方在此方面的冲突逐渐增多,在法律规定尚未健全
学位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揣测性语气副词“该不会”进行研究,以语法化连续环境为指导,考察了“该不会”的凝固过程及其背后的动因和机制;从主观性视角出发,讨论了“该不会”三个平面的特点及其主观性。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揣测性语气副词的研究现状和前人研究的不足,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对“该不会”的共时层面用法作了分类与定性。我们将共时层面的“
学位
商标使用是《商标法》中的基本范畴,贯穿于整个《商标法》的始终,对《商标法》的构建起着本源性的作用。商标使用是商标权产生的源泉;在核准注册后,商标使用是商标权人对其商标权进行维系的基本方式、是获得侵权赔偿的前提;在被控侵权时,商标使用是侵权判定构成要件中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可以说,商标使用与商标法中的其它规定是紧密联系的,商标使用作用的产生离不开与其它规定的结合和运行。我国《商标法》与商标使用有关的条
学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加,家庭结构变的小型化,老年抚养比提升,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加上传统的社会养老资源紧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支撑和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尤其是高品质的养老需求,进而发展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不同的养老方式。传统的“90-7-3”养老模式也已发生很大变化,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占比大幅度提升,机构养老作为
学位
认罪认罚制度的确立在帮助司法人员快速审结简单案件,缓解案多人少的压力上起到良好的疏通作用,也为真诚悔罪的被告人提供了从宽的刑罚和简化的程序,使其息讼服判,接受教育改造重新融入社会。然而,现实中出现了认罪认罚被告人在判决后又进行上诉和法官拒绝适用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问题。一方面,当法官已经接受了控辩协商一致的量刑建议,并基于此作出量刑裁判,被告人再对一审判决进行上诉似乎没有必要,更有一些被告人为了留所
学位
近年来,我国有效专利许可率呈逐年走低的趋势,而随着经济下行,这一现实的困境呼唤着一种能够有效提升专利许可率的制度诞生。从专利权本身来看,近几十年来出现了“反公地悲剧”、“专利丛林”与“专利劫持”等阻碍专利正常交易的不利现象。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是由于专利权排他性过强而导致的交易成本增高所引起的。如何通过降低专利权的排他性从而保障专利许可的顺利进行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也称当
学位
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加盟慕课(MOOCs)并推出特色课程,其脚本翻译已成为时代之需。然而,慕课脚本翻译实践是翻译学领域较少问津的一个新课题。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金融稳定和改善民生。有鉴于此,本研究拟以《房地产经济学》慕课的英译实践为个案,基于翻译补偿策略的分析框架,并结合信息型文本特征,从语法补偿、语用补偿、文化补偿、审美补偿四个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