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立地分类是林业生产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学合理的森林立地分类可以更好地指导育林、营林和造林。以文献研究为主线,回顾了国内外森林立地分类发展的简要历程,并对其主要流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我国目前有两大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一个是原林业部资源司组织研究并提出以我国林业区划为基础的“六级分类系统”,立地单位有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前三级为高级区划单位,其余为低级分类单位;另一个是由中国林科院等单位组成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研究组提出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立地单位有森林立地区域、森林立地带、森林立地区、森林立地类型区、森林立地类型,前三级单位为高等级立地单位,后两级为低级单位。两大系统不尽相同,其观点却无太大区别,立地划分结果亦无本质差异,且皆是高等级立地单位在地域空间上连续分布,而低等级立地单位则不连续。两大系统对我国林业生产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指出了我国南方山地现行森林立地分类中的缺陷,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对此,以六级分类系统为基础展开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总结出我国南方山地现行立地分类的两大缺陷,一是注重高等级立地单位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连续性,未能兼顾生物气候条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二是拘囿于高等级立地单位,将不同生物气候带的森林植被与相应的土壤类型置于低级立地单位之中。基于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提出了“依据森林土壤垂直带谱划分森林立地亚区”的新方法。在新划分的同一立地亚区内只有一种地带性土壤类型,或其他非地带性土类、隐地带性土类。这与《中国森林立地分类》提出的可根据“土类差异、山地垂直性”等划分立地亚区的依据相吻合。据此划分出的立地亚区向上分别与相应的立地区域衔接,并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是连续的。完善了《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的立地划分依据。(2)根据划分亚区的新方法结合资料搜集,以四川盆周西缘山地为例,进行了新方法在大范围山地的应用。具体划分手段则采用了土壤垂直带谱的数字化表达,将各土壤垂直带谱置于同一个二维坐标系内对山地垂直带谱进行表达,为表示同一山地各地带性土壤立地亚区在山体上的宽度变化提供了一种途径。参照《四川森林土壤》给出的西缘山地土壤垂直带谱数据将西缘山地按照地带性土类划分为山地黄壤立地亚区、山地黄棕壤立地亚区、山地暗棕壤立地亚区和山地棕色针叶林土立地亚区。上述四个立地亚区在理论上向上分别与南方亚热带立地区域、华北暖温带立地区域、东北寒温带温带立地区域衔接。(3)按照新方法并参照现有土壤垂直带谱资料,以九顶山东坡为例,进行了新方法在小范围山地的应用。研究区共划分出四个立地亚区。为避免多地域同种地带性土壤亚区的混淆,将地名和土壤名称用于新划分立地亚区的命名,在原有亚区志号后加希腊字母表示新划分亚区的志号,如此便将四个新划分亚区顺利衔接于“六级分类系统”。再将已有的低级立地单位经过分析与整理衔接于新划分亚区之下,得到了完整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四个亚区的命名、编号及衔接分别是四川盆周西缘山地黄壤立地亚区(Ⅶ30A-α)在理论上向上衔接于南方亚热带立地区域;四川盆周西缘山地黄棕壤立地亚区(Ⅳ30A-β)在理论上向上衔接于华北暖温带立地区域;四川盆周西缘山地暗棕壤立地亚区(Ⅰ30A-γ)和四川盆周西缘山地棕色针叶林土立地亚区(Ⅰ30A-δ)在理论上向上衔接于东北寒温带温带立地区域,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是连续的。上述所划各立地亚区向下则分别与现有研究成果中已划分出的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及立地类型低级分类单位衔接,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连续的。若在划分出的亚区内还有非地带性土壤、隐地带性土壤,将其与小地貌、岩性等综合考虑,划分为与典型立地类型小区并列的立地类型小区。四个亚区均衔接于四川盆周山地立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