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社交媒体、云计算以及5G通信等网络技术的疾速发展,大数据技术正通过信息默默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此同时,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愈加突显日益成为各企业争相掠夺的目标,进而导致了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的频繁发生。基于此,《民法典》将个人信息置于人格权一编中并从其定义、处理的原则条件乃至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等角度加以细化。《个人信息保护法》更是进一步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过错推定责任。可以说,过错推定原则是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社交媒体、云计算以及5G通信等网络技术的疾速发展,大数据技术正通过信息默默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此同时,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愈加突显日益成为各企业争相掠夺的目标,进而导致了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的频繁发生。基于此,《民法典》将个人信息置于人格权一编中并从其定义、处理的原则条件乃至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等角度加以细化。《个人信息保护法》更是进一步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过错推定责任。可以说,过错推定原则是保护自然人个人信息权益的一道重要屏障,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个人信息处理者对于自然人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但是,《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未将个人信息侵权的举证责任问题加以细化而是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一概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此种立法模式难免过于笼统。司法实践中,个人信息侵权案件统一采用“谁主张,谁举证”模式,然而,基于大数据自动化处理技术与数据共享模式的广泛应用个人信息主体根本难以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现行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已然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点。面对愈加复杂的个人信息侵权现状,必须作出因应,革新个人信息保护手段。通过以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的概念、法律属性、特征以及个人信息侵权构成要件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来研究我国的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制度。其中,通过梳理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的立法现状,结合我国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发现了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即个人信息侵权主体难以证明、个人信息侵权损害结果证明困难、因果关系难以证明以及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总结出了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模式引发的具体问题即个人信息主体举证困难、个人信息主体证据收集困难、争讼双方举证能力悬殊以及个人信息主体维权困难。对于上述问题,参考了域外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去粗取精,汲取经验。为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侵权举证责任制度,有效遏制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地发生,应从以下四方面予以完善:一是确立三元归责原则体系。以个人信息处理者是否为国家机关以及是否采用了大数据自动化处理技术为划分标准来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二是确立调查令制度。将调查令的申请与持有主体限于律师,将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以及诉讼外的鉴定纳入调查令制度的证据种类。三是实行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并不适用于全部案件之中,而是适用于侵权主体为利用大数据自动化处理技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国家机关、非国家机关以及个人的案件。此外,个人信息主体对于因果关系的证明达到盖然性即可。四是明确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结合个人信息侵权案件的具体情况,实行三阶层的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其他文献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也带来了老年人口增多和养老负担增加等社会问题。积极老龄化是一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念,倡导改变对老年人固有的消极印象,重新审视老年人的价值,为缓解和应对老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老年群体的一部分,退休人员再就业重新参与到社会中也是积极老龄化的一个表现。目前我国退休人员再就业现象越来越常见,退休再就业人员中不乏能力突出、经验丰富之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
本篇论文通过利用实证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对《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相关规定的法律条文、现实生活中有关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案例以及法学学者有关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文章进行分析。我国并没有一部专门规定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法律,有关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内容散见于《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部门法之中,但个人信息合理使用有其现实需要。个人信息所蕴含的公共价值、商业价值都决定了其具有流通
近年来,单位犯罪案件多发,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也为国内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对单位犯罪案件动辄适用刑罚,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社会资源。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国内企业建立起合规体系,从2020年3月开始,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了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司法机关开始正式介入企业合规体系的建设。本文拟以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本次改革试点为切入点,尝试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因其具有多元价值性、权利共享性以及低显著性等特点,多被那些来源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范围外的产品以搭便车、假冒等方式侵权。近年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案件数量剧增,涉案金额升高,涉案范围也从十几年前相对单一的省份逐渐遍布全国各个省份。虽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权利人的维权意识较几年前有所提高,但相关案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逐渐复杂化,处理侵权案件的难度逐年加大。现行商标法及相关法律仅对地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为打破以往信息流通方式提供了崭新的渠道,促进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和发展,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便利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我国网络营销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大背景下,网络直播通过将其所拥有的流量变现来吸引商业资源,推动各大明星、网红、商家、部分政府官员等角色参与进来,从而促使在传统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借助直播形式促进商业交易的方式即为电商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2018]2号)颁布前,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规则一直饱受争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第41条忽视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使债权人难以维护自己的权利。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虽然加强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但是却以牺牲债务人配偶的利
当今世界,网络与社会中的每一个组织、团体或者个人的关系日益紧密,不管是在生产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现代人们从事活动都离不开网络。在人类与网络不断接触、交往的过程中,虚拟财产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为互联网技术催生的新兴事物,虚拟财产发展的时间虽然仅短短数十载,但对现实社会和人们的影响可谓十分深远。在日益成熟和发达的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有关虚拟财产的法律问题,我
综艺节目模式作为综艺节目制作的宝典,为制作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随之而来的“拿来主义”,不仅侵害了创作者的利益,还冲击了综艺节目行业的创造力,再加上综艺节目模式不同于著作权法传统意义上的作品,所以如何得到有效的保护需要充分的讨论。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对综艺节目模式被著作权法保护的理由以及从“独创性”、“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利益平衡原则”方面对实质性相似判断标准进行了一定的学理基础分析。虽然当前
产权领域的数字化是数字时代最典型的特征,网络店铺转让作为“私人”产权在市场交易领域数字化延展的典型问题,被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关注。实践中由于不同电子商务平台的营运模式,网络店铺种类存在差异,店铺交易转让方式也各有不同,而基于不同的店铺性质和流转方式,导致因网络店铺转让而产生的各种纠纷形态以及所涉主体的风险负担也有所不同。基于这层逻辑,本文立足网络店铺转让的客观现实,以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对店
生态环境是一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问题不再仅限于个别地区,而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在这一形势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了起来,并成为治理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我国采用在试点地区开展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工作的方式,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制度理论。现全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量大幅增加,同时暴露了立法上的缺陷,如原告资格、诉前程序、举证责任合法性审查等具体的制度实施,只有弥补立法上的缺陷,才能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