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Virginia Woolf's Ecologlcal Awareness in the Waves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文学界最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她一生中创作了很多才华横溢的作品,如《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一间自己的房间》、《海浪》等。很多评论家认为《海浪》是最能体现她天赋的作品,代表了她艺术生涯的最高峰。虽然人们普遍把它看成小说,确切的说,这本书更像是一部散文诗。它不仅体现了伍尔夫超越传统的叙事技巧,也反映了她的生态意识。   伍尔夫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帝国主义产生,导致了世界大战,自然破坏以及人际关系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她十分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总体来说,在《海浪》中,伍尔夫的生态意识可以概括为对生态和谐与平衡的追求,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社会和精神生态。她探讨了一系列的关系,比如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自然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根本的。在伍尔夫看来,人类只有处理好了这些关系,使它们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才能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伍尔夫的生态思想与生态批评理论不谋而合。因此,本文以生态批评为基础,旨在从以上三个方面探索伍尔夫的生态思想,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分析自然、人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大体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生态中心主义,以自然为中心,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中心,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很明显,伍尔夫支持前一种观点。在《海浪》中,她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就像潮起潮落。人类的生命与自然的律动相一致。并且,人类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人类可以融入自然。然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却在一定程度上被人类的行为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冲突。冲突之一在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虽然伍尔夫支持自然中心的观点,这并不意味着她否认人的创造性。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他们可以利用自然并在自然中创造他们的生活。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海浪》中的社会生态问题。人类作为生物链上相对独立的一环,自身内部也存在生态平衡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社会生态学家致力于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本章主要从工业文明,大英帝国,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讨论《海浪》中体现出来的社会危机。首先伍尔夫对现代文明持辨证的态度,既承认它的光明面,又看到它的阴暗面,如环境污染。其次,通过分析《海浪》中波西瓦尔的死,展现了伍尔夫对帝国主义的讽刺。最后分析了个人对社会的态度。通过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伍尔夫对社会危机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和谐与生态的向往。   第三章探讨了《海浪》中人物的精神生态危机。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失衡必然会导致精神生态的失衡,因此,精神生态理应是生态批评的研究范围。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报多人都遭受种种精神危机的折磨。《海浪》中的精神生态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我的迷失和对生命意义的困惑。以罗达和伯纳德为代表,伍尔夫揭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可能面临的精神危机。同时,伍尔夫也暗示了解决精神问题的途径.途径之一就是回归自然,融入自然,自然是最好的治愈师。   总之,伍尔夫的《海浪》体现了她超前的生态意识。她的生态意识可以总结为对自然,社会和精神生态和谐与平衡的追求。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伍尔夫的生态意识对于今天的生态危机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对外语学习者而言,搭配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语言学习和外语教学的难点。因而,搭配在语言习得尤其是高级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中占重要地位。目前,关于这一方面
张爱玲(1920-1995)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少有的可以用中英双语写作与翻译的女作家,其创作与翻译几乎同步发生,相伴始终,而其中英自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她的晚年生涯
本文致力于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对人人网的互动性评论进行分析,并以成员资格分类分析对其身份建构的方式进行分析。   此次研究因其研究对象的相对新颖性,研究理论的相对匮乏性
批评性语篇分析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语言分析的新分支——批评语言学。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者认为语篇是带有意识形态意义的语言选择的结果,所以他们致力于揭示隐含的意识
被动语态,作为英汉两种语言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一直是外语学习者学习的难点之一。除此之外,它也是各语法流派讨论的热点之一。传统语法、系统功能语法和
冲突性话语或冲突话语是社会生活中普遍而又复杂的现象,频繁发生在人们的互动交际过程中。从广义上讲,它指的是交际双方或多方在观点,兴趣及愿望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发生的一种有敌
说话者的语言与说话者的身份是无法分离开来的。说话者语言的行为即说话者身份的行为。人们在用语言彼此交流的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构建自己的身份。身份的建构这一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