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庆主力油田开发陆续进入高含水阶段,外围油田的开发为弥补老区产量递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外围油田产能有限,其采油方式除抽油机机械采油外,还有提捞采油,集油过程除管道输送外,还有定期卸、拉油方式。与此相对应,地面采出液性质自然变得更加复杂,或因化学助剂的返出而大幅度增加了油水乳化程度,或因长时间积存老化而增强了乳化液稳定性,最终带来地面处理系统能耗上升、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处理剂用量增加、处理难度加大、处理效果不理想等各种制约正常生产的问题。本文针对榆树林油田原油脱水系统运行不稳定问题,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分析了榆树林油田原油的密度、含蜡量、胶质沥青质含量、凝固点、机械杂质及铁含量等物理性质,明确了脱水温度、酸化井返排液、落地油、提捞油、原油含水率等因素对脱水电场稳定性的影响,筛选了适合榆树林油田原油的破乳剂以及脱水技术,制定了适合的脱水工艺方案,并对其进行了经济评价。研究认为,提捞井采出液的典型特点是聚集了较多的胶质组分、大量的机械类杂质、高含量的无机相硫化物及细菌不断生长繁殖形成的菌胶团,其中各种杂质更易富集于油水界面上形成较厚的界面膜,加之难以避免的长时间曝氧老化,便进一步增强了其乳化稳定性;除适当的含水率、适合的温度条件及用剂的匹配性外,避免机械杂质含量较高的落地油、富含铁的酸化井返排液直接进入脱水系统是解决电脱水器频繁“垮电场”的关键;脉冲供电方式可在不产生电分散的条件下形成具有破坏高强度乳化液优势的瞬时大功率,可显著减少破乳剂用量,提高原油净化处理效果;研究制定适合于榆树林油田的脱水工艺流程及脱水技术参数为:两段式脱水,一段游离水脱除,二段脉冲供电电-化学脱水,脱水温度60℃左右,来液含水率≤30%,处理量30~60m3/h,操作压力0.2~0.3MPa;脱后油含水率≤0.3%,脱后污水含油量≤100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