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设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1892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Frege)在《论意义与指称》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从此也拉开了预设研究的序幕。很多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希望通过研究能对预设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至今,预设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很多语言学家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预设加以研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但是在众多研究中显有对预设理解过程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也很少有人对预设的理解过程进行过定量的分析。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神经语言学的言语理解机制的角度对预设加以分析研究,同时还借助了心理空间理论,对预设理解的最重要环节含义的推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终以图示的方式,将预设理解的神经机制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此外,本文还以学生为试验对象对预设的理解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希望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寻找到学生在预设理解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从而进一步完善预设理论,也希望借此来更好地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简要介绍本文内容;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于预设的研究成果;第三、四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预设理解的神经机制;第五部分为试验部分;第六部分为结论,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对预设理解机制研究做详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