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我院慢性肾脏病5期(Stage 5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CKD5期患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情况,并初步探讨CKD5期患者发生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成人CKD5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脏超声检查资料,共221例。(1)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收集实验室指标及心脏超声检查资料。(2)①根据CKD5期患者左心室功能,分为4组:单纯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组(5例)、单纯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组(32例)、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合并舒张功能障碍组(7例)、左心室功能正常组(177例),对其中左心室功能障碍(44例)的三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心脏超声资料进行临床分析;②在177例CKD5期左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中,进一步探讨其左心室构型改变情况,并对其中离心性肥厚(73例)与正常构型(76例)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探讨离心性肥厚的影响因素;③在221例CKD5期患者中,将其中32例单纯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性别、年龄与这32例患者相匹配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的40例患者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探讨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3)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率和构成比用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法;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绘制ROC曲线,评价RDW、LVMI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性能。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221例CKD5期患者中,有44例患者存在左心室功能障碍,单纯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占2.26%,单纯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率相对较高,占14.48%,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合并舒张功能障碍占3.17%。在221例CKD5期患者中,有133例患者存在左心室肥厚,占60.18%。2.在CKD5期44例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86.36%,贫血的患病率为95.45%。对CKD5期左心室功能障碍的三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单纯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组平均年龄高于单纯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合并舒张功能障碍组。在三组患者中,单纯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组贫血严重程度较单纯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合并舒张功能障碍组更为严重;单纯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组Scr水平高于其他两组,eGFR低于其他两组,钙磷代谢紊乱情况较其他两组更为严重,表现为更明显的高磷血症。3.在CKD5期177例左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中,有57.06%的患者左心室结构发生改变,其中离心性肥厚最为常见,有73例(41.24%),向心性肥厚的患者有19例(10.73%),向心性重构有9例(5.09%),左心室构型完全正常的患者有76例(42.94%)。对离心性肥厚及正常构型的患者作进一步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贫血的患病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将离心性肥厚组与正常构型组比较,离心性肥厚组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构型组(P<0.01);离心性肥厚组贫血程度更重,Hb明显低于正常构型组(P=0.001);离心性肥厚组Scr高于正常构型组(P=0.041),eGFR低于正常构型组(P=0.029),血清钙低于正常构型组(P=0.022),HBDH、LDH、CK均明显高于正常构型组(P<0.01)。两组患者P、PTH、ALT、AST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VMI与SBP、DBP、Scr、HBDH、LDH、CK呈正相关,与Hb、ALB、Ca、EF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BP、Hb、HBDH是CKD5期患者发生离心性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5.对CKD5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组(32例)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40例)进行比较,CKD5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P<0.001),血压控制达标(BP<130/80mmHg)率明显低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P<0.001)。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组贫血的患病率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P=0.010),Hb低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P=0.010)。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组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P<0.001)。6.CKD5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组RDW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P=0.011),两组 RDW 平均值分别为(13.97±1.38)%、(13.22±1.03)%。两组 Scr、eGFR、UA、BUN、Ca、P、PTH 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SBP、LVMI是CKD5期患者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7.ROC曲线分析显示:以RDW、LVMI为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0.847(95%CI:0.539~0.767,P=0.017;95%CI:0.743~0.921,P<0.001)。当 RDW 为 14.00%时预测CKD5期患者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82.50%、50.00%;当LVMI为110.96g/m2时,预测CKD5期患者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70.00%。结论:1.CKD5期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发生率较高,主要以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更多见。2.高血压是CKD5期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可能有利于预防CKD5期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3.贫血是CKD5期患者发生离心性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4.CKD5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会促进患者的肾功能进一步恶化。5.红细胞分布宽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可以作为CKD5期患者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