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孕妇与健康孕妇妊娠结局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T1DM孕妇孕期血糖状况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T1DM合并妊娠患者42例作为T1DM组,以相同年龄为匹配原则,按照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同期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孕妇与健康孕妇妊娠结局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T1DM孕妇孕期血糖状况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T1DM合并妊娠患者42例作为T1DM组,以相同年龄为匹配原则,按照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同期住院的84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的终止妊娠方式、妊娠期合并症、新生儿结局、孕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史等一般资料,并收集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HbA1c)等生化指标。同时依据有无不良妊娠结局将T1DM组孕妇分为无不良妊娠结局组和不良妊娠结局组。符合以下一条即为有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孕母不良结局(早产、引产、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新生儿不良结局(低血糖、呼吸窘迫、入NICU、5 min Apgar评分<10分、围产期死亡、病理性黄疸);均不符合以上情况者为无不良妊娠结局组。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1DM组和对照组妊娠结局的差异。在T1DM组中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终止妊娠时HbA1c水平及孕期罹患DKA对T1DM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T1DM组孕妇中位胎次2.0(1.0,3.0);平均孕周(33.27±6.00)周;新生儿中男婴23例(54.76%),女婴16例(38.10%),有3例性别不详;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89±0.74)kg;平均身长(47.40±4.49)cm。对照组孕妇中位胎次2.0(1.0,3.0);平均孕周(38.69±3.94)周;新生儿中男婴49例(58.33%);女婴35例(41.67%);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15±0.68)kg;平均身长(49.80±5.31)cm。2.与对照组相比,T1DM组出现孕母不良结局(引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入NICU、呼吸窘迫、5 min Apgar评分<10分、围产期死亡)的比例更高(P<0.05),而在新生儿出现低血糖、先天畸形和病理性黄疸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调整年龄、胎次后,T1DM孕妇进行引产(OR=6.445,95%CI 1.699-24.455)的风险显著增加,出现早产(OR=14.376,95%CI 3.270-63.19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14.330,95%CI 1.747-117.577)和子痫前期(OR=11.988,95%CI 1.442-99.656)的风险更高(P<0.05)。T1DM组孕妇所产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OR=12.796,95%CI 1.508-108.582)、围产期死亡(OR=17.431,95%CI 2.165-140.365)、5 minApgar评分<10 分(OR=6.789,95%CI 1.855-24.847)及新生儿入NICU(OR=8.211,95%CI 2.746-24.552)的风险也增加。3.无不良妊娠结局组和不良妊娠结局组两组中孕妇的年龄、胎次、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胰岛素使用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妊娠结局组孕妇的HbA1c水平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组,孕周短于无不良妊娠结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胎次及孕周后,T1DM组孕妇高HbA1c水平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OR=1.609,95%CI 1.044-2.480)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T1DM组孕妇孕期罹患DKA的产妇共5例。调整年龄、胎次和孕周后,T1DM组孕期罹患DKA的孕妇所产新生儿更易发生围产期死亡(OR=25.049,95%CI 2.258-277.937)。结论1.与同年龄健康组孕妇相比,T1DM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更高;2.与无不良妊娠结局组的T1DM孕妇相比,不良妊娠结局组中高HbA1c水平孕妇所产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风险更高,孕期罹患DKA孕妇所产新生儿发生围产期死亡的风险更高。
其他文献
背景肺癌是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全人类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呈持续上涨趋势,约85%的患者病理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肺腺癌约占40%-50%,是最常见的亚型。由于其起病较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多数患者确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失去了手术的机会。据报道,我国肺癌患者整
背景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是一组免疫介导的异质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其中间质性肺疾病(ILD)在肺部受累中最为常见。ILD可显著增加PM/DM患者死亡风险,而PM/DM-ILD的预后及对治疗的反应是多变的。因此寻找PM/DM-ILD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模型非常重要。当前提出的与PM/DM-ILD相关的预后模型有三个:ILD-GAP模型、FLIAR模型和MCK模型。而上述模型均有
目的本研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对恩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1)模型参数的选择:临床参数来自EMPEROR-Reduced研究,先计算出HFrEF患者各健康状态的事件发生率,后根据药物经济学公式换算为状态间月转移概率。成本只考虑直接医疗成本,包括每月恩格列净费用、每月标准治疗费用以及因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大量研究表明,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风险显著增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上发生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主要临床特征为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容易引起骨折。DOP病理生理机制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明确,考虑与高血糖状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者易患栓塞性中风的风险增加,死亡率高于窦性心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是指没有机械假体心脏瓣膜或通常由风心病引起得中度至重度二尖瓣狭窄的心房颤动,它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6倍。目前指南提出对于存
目的分析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血液学及骨髓病理学特征,研究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中的相关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探讨JAK2基因突变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伴发骨髓纤维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86例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PV99例,PMF65例,ET222例,应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聚焦“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研究认为:我国中小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应坚守课堂主要阵地,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夯实课后体育服务,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深化体育教育融合,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我国中小学体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点:资源配备不足,降低了体育课堂教学提升身心健康能力;社会力量匮乏,导致了体育课后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不高;体系衔接不畅,限制了协同育人的有效保障。为促
目的本研究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伴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出现左心室逆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verse remodeling,LVRR)的预测因素,同时探讨预测因素对
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主要的病理类型(占比80%以上)。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主的免疫疗法开启了 NSCLC治疗的新篇章,其中,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 1(programmed death
目的分析经EGFR-TKI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免疫治疗的疗效,以识别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为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组织病理确诊为EGFR敏感突变的ⅢB期~ⅣB期经EGFR-TKI治疗进展后接受免疫治疗的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