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理论由斯波铂(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于1986年在合著《关联:交际与认知》中提出,它认为人类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该理论有两条关联原则:认知关联原则认为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关联相吻合;交际关联原则认为每个话语在交际中都应设想为具备最佳关联。格特(Gutt)在其1991年出版的专著《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阐述了如何利用关联理论解释翻译行为,并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包含两轮交际活动。译者应从源语作者的明示交际行为中找到最佳关联,并传递给译语读者。 《简·爱》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英国女作家夏洛特勃朗蒂的代表作。它描绘了一个挣脱世俗偏见和旧习俗的枷锁、敢于反抗、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简·爱》的祝庆英和吴钧燮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阐释的相似性、语境效果、译文读者的加工努力和认知环境这四个层面,以及语篇中最佳关联的获得来分析两译本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关联翻译理论为译文鉴赏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恰当的评估理论框架。 本研究发现,祝庆英多采用直译、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吴钧燮多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从阐释的相似性、语境效果和译文读者的加工努力这三个方面看,意译更能取得最佳关联,而对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中陌生的信息,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能产生更多语境效果,译文读者也能扩充认知环境从而提高文学欣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