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源热蒸发法制备柔性Te基热电薄膜及器件的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材料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的直接相互转换,在温差发电和半导体制冷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以N型Bi2Te3和P型Sb2Te3为代表的Te基热电材料体系,在室温区具有优良的热电性能,以其制备的热电薄膜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等微型半导体器件,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目前制备Te基热电薄膜的方法较多,其中,以真空热蒸发法制备的Te基热电薄膜,虽具有良好的热电性能,但该技术在薄膜成分控制上存在一定的弊端。鉴于此,本文基于单源热蒸发法,创新性地采用两步沉积技术,实现了对柔性Te基热电薄膜成分的有效调控;随后深入探索热处理工艺参量对薄膜微结构及热电性能的影响,进而获取了高质量柔性Te基热电薄膜的制备;最后,我们利用模板掩膜技术,制作了柔性Te基热电薄膜器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N型Bi2Te3为对象,研究了单源热蒸发法制备柔性Bi2Te3热电薄膜。结果表明,采用固定的热蒸发电流所制备的薄膜,其成分都大幅度偏离了粉末成分比例;在分析获取了各元素在不同电流下蒸发速率的演变规律后,我们利用两步沉积法,实现了对薄膜组分的有效控制,最终制备出具有理想化学计量比的柔性Bi2Te3热电薄膜。(2)探究了不同的基底温度对所制备的Bi2Te3薄膜微结构及热电性能的影响。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基底上原位生长的Bi2Te3薄膜,具有较好的结晶质量,但薄膜的成分严重偏离粉末组分含量,且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薄膜的附着性变差,可见,增加基底温度原位生长的Bi2Te3薄膜,其物理性能并未得到提高;随后,我们采用快速热处理技术,对薄膜进行后处理,结果显示,经过快速热处理后,薄膜具有单一的Bi2Te3晶体结构,且合适的快速热处理参量,对薄膜的成分影响较小。热处理后薄膜结晶质量的提高,使其载流子浓度得到明显的下降,热电性能有显著的提升;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发现在热处理温度为498K、升温速率为4 K/s时,所制备的薄膜具有最高的功率因子,为0.53m Wm-1K-2,同时,其ZT也为最高,可达0.51。(3)在N型薄膜材料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探究了P型柔性Sb2Te3热电薄膜单源热蒸发制备。同样采用两步沉积法,获取了理想化学计量比的柔性Sb2Te3薄膜;进而采用快速热处理工艺,提高了薄膜的结晶质量,最终优化了薄膜的热电性能。当热处理温度为498K、升温速率为5K/s时,所制备的柔性Sb2Te3薄膜具有最好的热电性能,功率因子最高可达1.0 m Wm-1K-2。(4)分别以Sb2Te3和Bi2Te3作为热电薄膜器件的P型层和N型层,利用模板掩模法,制备了柔性热电薄膜器件。首先,研究了膜层的先后沉积顺序对膜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速率较慢的P型Sb2Te3作为器件的底层具有更良好的热稳定性;随后,我们探究了热处理方式对膜层间接触电阻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的热处理参量;在确定兼容的制备工艺后,我们制备了具有18个PN结的柔性热电薄膜器件,并对器件进行了电输出特性和传感特性的表征,结果显示该器件具有较强的光响应特性和稳定的电输出特性,且在温差为10 K时,具有最高的输出电压35 m V。
其他文献
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使统一的过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因此朝韩曾寻求先达成和解,以此作为统一的的前提和基础,并进行了几次有益的尝试。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和解的失败,又是哪些因素是推动朝韩达成真正和解所不可或缺的,其中是否有共性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呢?本文认为,朝韩之间的实力对比是影响朝鲜半岛和解统一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实力对比,不仅是指韩国和朝鲜自身国家实力的比较,还包括两国在不同时期
经过五千年来的历史沉淀,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带来了大量风景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建设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加之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成为生态文明改革的重要内容,众多国内专家学者在此道路上笔耕不辍地不断探索。湖南南山风景名胜区作为南山国家公园试点整合区域的一部分和如今仍然对公众开放的风景区,如何在国家公园试点建设背景下,改善区
对台军售问题是中美建交谈判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建交谈判中未能攻克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历史学档案材料分析法还原中美建交谈判中关于对台军售问题谈判的过程与细节,并探求建交谈判最终搁置对台军售问题的本质。早在基辛格访华之前,美国政府就绞尽脑汁地寻求一种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替代方案,以保证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台湾的安全。《上海公报》发表后,中美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美国始终不愿意放
荧光分子成像技术由于其廉价、简单方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因而在疾病诊断领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近红外荧光成像,已经成为肿瘤手术术中实时的影像导航手段。荧光探针作为荧光成像技术中的核心组成,无疑是影响荧光影像清晰度和分辨率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优异的用于荧光成像的荧光探针需要具备波长合适、量子产率高、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肿瘤手术术中,需要对肿瘤组织区域进行长时间的实时跟踪成像
与结构简单的半导体纳米晶(Nanocrystals)相比,核心外延生长一个或多个具有较大带隙的壳,形成的核壳结构半导体异质结,可以消除表面的悬空键并有效减少了由表面缺陷引起的非辐射复合。这类纳米晶不仅具有高量子效率和光热稳定性,还具有较长的荧光寿命,使得其在新型太阳能光伏器件、发光二极管、生物成像、光电探测器和纳米激光等应用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兴的光学活性材料,手性分子修饰的半导体
近年来,光催化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在提高光催化剂效率、制备在可见光下具有催化活性的新型光催化剂等方面。其中二氧化钛(TiO2)因其具有高化学稳定性、易大批量制备、高催化活性、安全无毒等优点被看作是最理想的光催化剂材料,在环境净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优势。但由于TiO2禁带宽度大,只在紫外光照射下才能被激活,其大大降低了它的光催化效率。因此,合成在可见光下具有高催化活性的TiO2复合物材料成
近年来,基于葡萄糖氧化酶(GOx)的纳米探针在癌症诊断和治疗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GOx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需氧脱氢酶,主要来源于霉菌和蜂蜜。它可以与葡萄糖和氧气(O2)反应生成过氧化氢(H2O2)和葡萄糖酸。葡萄糖作为细胞主要的营养供应来源,在肿瘤生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GOx对葡萄糖的高效催化反应,可以通过测定催化反应中O2的消耗或H2O2产量来检测葡萄糖的含量,并以此推断癌症
花菁染料及衍生物具有光谱范围宽、荧光量子产率高、结构易修饰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近红外(NIR)荧光成像和光治疗研究。然而,其光稳定性和水溶性差等限制了其生物医学应用,因此,设计和合成功能化的花菁类染料分子,提高其理化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NIR花菁染料为母体,通过引入共轭基团,获得新型花菁染料并制备其纳米探针,用于白蛋白检测和肿瘤诊疗一体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荧光“关闭-开启”型花
辐射制冷技术因为有能源时代的推动才得以迅速发展。现如今能源问题随着世界各国的高速发展形势愈发严峻,主流能源的采用依旧是延续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为主,大量使用这些能源必将导致其濒临枯竭,而在它们消耗殆尽前找到新的代替能源并节约现有能源,无疑已成为目前科研工作者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室内电器(如冰箱,空调等)和一些室外结构(如汽车,建筑物等)的制冷供暖系统等所带来的能耗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诸如能源短缺和全球
通过截肢患者残肢上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来判断人的动作意图以实现假肢控制是一种重要的人机交互技术。但是s EMG电极偏移带来的信号非平稳性会造成动作识别率的急剧下降,进而严重影响肌电假肢控制的日常使用。现有针对电极偏移的鲁棒性算法大多基于高密度s EMG信号进行,并且取得较好的结果。但是,高密度s EMG假肢并不符合临床实用性的要求。一般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