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形弹簧复位型磁流变缓冲器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n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击载荷是机械系统和武器装备长期面临的技术难题,而传统的被动缓冲器通常是利用横截面积可变的节流小孔产生阻尼力来吸收冲击能量,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被动缓冲器只能对某种特定的冲击实现良好的缓冲效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多工况的冲击问题。磁流变技术的出现为自适应缓冲器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然而,以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fluid,MRF)作为控制介质的磁流变缓冲器(MR energy absorber,MREA)在高速冲击领域的应用,尚有一些关键问题仍未能很好地解决,主要集中在物理模型、设计方法和动力学模型三个方面。首先,MREA传统物理模型都是忽略惯性效应的准静态模型,或者是简化的非稳态模型,难以准确描述MREA的力学特性。其次,关于MREA设计方法都是基于准静态模型,利用智能算法进行参数优化,不仅计算量大、成本高,而且会产生一定误差。最后,对MREA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参数模型,而这些模型容易因自身结构和参数设置陷入局部最优,无法准确预测MREA的动态特性。因此,本文利用MRF的非平均加速度,提出一种新型的非稳态物理模型(即NA-BPIM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一种将逻辑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然后利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即JADE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参数,提出一种混合动力学模型(即JADE-SVR模型),最后通过高速冲击实验验证NA-BPIM模型、设计方法、JADE-SVR模型的准确度和有效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①可控磁流变阀与复位碟形弹簧并联式缓冲器总体结构研究。通过分析高速冲击特征,采用混合模式作为磁流变阀的工作模式,并利用具有小变形大载荷特性的碟形弹簧作为活塞头的复位元件。基于此,完成MREA总体结构设计,并详细阐述其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缓冲力主要组成部分。②利用MRF的非平均加速度研究惯性效应,提出一种新型的非稳态物理模型。利用安东帕流变仪对MRF进行流变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选择Bingham-plastic模型描述其本构关系,并利用实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基于流体力学的Navier-Stoke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建立MRF流动的控制方程,而该方程是关于位置变量和时间变量的非齐次偏微分方程。将该偏微分控制方程与混合模式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相结合,构造关于求解MRF速度分布的定解问题。最后,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定解问题,推导MRF在各区域的速度分布,进一步利用连续性定理,导出磁流变阀产生的压力差和阻尼力。③针对磁流变阀与碟形弹簧并联式缓冲器,提出将逻辑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首先通过逻辑分析逐步减少未知参数数量,然后利用力学模型求解余下未知参数。对磁流变阀进行设计时,不仅需要物理模型,还要建立其磁路模型,所以基于基尔霍夫磁路定律和磁通量守恒定律,对三级线圈并联结构的磁流变阀进行磁路分析。最后,利用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先逐步减少磁流变阀的几何参数,再利用NA-BPIM非稳态物理模型和磁路模型求解余下参数。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首次利用非稳态物理模型对磁流变阀进行结构参数设计。同理,对碟形弹簧设计时,利用该设计方法与力学模型确定其全部几何参数。④利用MREA的冲击特性实验,验证NA-BPIM模型的准确度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根据设计参数制作两支相同的MREA实验样机,搭建落锤式冲击实验平台,对两并联的MREA进行一系列冲击实验,并分析MREA在高速冲击下的动态特性。为将NA-BPIM模型与准静态模型和简化的非稳态模型进行准确的对比分析,本文从定性和定量研究两个角度,以缓冲力峰值的吻合度、动态力曲线的吻合度、动态范围的吻合度三个方面为基准,建立一种MREA物理模型综合全面的评价体系。对比结果发现NA-BPIM模型具有最高的准确度。最后,将冲击实验结果与设计目标进行对比,发现所设计的MREA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证实了所提出设计方法的有效性。⑤利用自适应JADE算法优化SVR参数,提出高速冲击下MREA的混合动力学模型。SVR是基于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的统计学习方法,对非线性系统建模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其参数设置对预测能力和泛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本文利用具有搜索能力强和收敛速度快的JADE算法对SVR进行参数寻优,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MREA的混合动力学模型,即JADE-SVR模型。将JADE-SVR 模型与 GA-SVR,PSO-SVR 和 DE-SVR 模型对比发现,JADE-SVR 模型的收敛速度最快。此外,利用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变异系数、相关系数和纳什系数六个统计学指标证实JADE-SVR模型预测精度也是最高的。最后,将上述四种SVR模型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预测MREA在高速冲击下的动态特性时,SVR模型的准确度都比ANFIS模型更高。
其他文献
集值优化是优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经济学、变分包含、优化控制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集优化是集值优化的一个新分支,近年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类广义集优化问题。该优化问题中的集序关系由一类特殊的共同放射集诱导得到,不一定是预序。首先,引入了广义集优化问题和相应的广义向量集值优化问题的各种极小(大)解的概念,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广义集优化问题相应解集闭的充分条件和下半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袤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镁合金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在室温下缺乏足够的滑移系,变形孪生在合金塑性变形以及加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影响合金强度、塑性、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刻、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孪生行为,包括孪晶的长大机制、孪晶界面结构以及演化机制、变形孪晶与晶体缺陷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以及孪晶的形核和长大特征,将为优化合金结构、
当前,有害藻类水华时有发生,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藻类有机物也是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对水厂的正常运行与水质安全影响极大。超声波辐射是一种有效提高藻细胞去除效率的方法,可产生多种物理和化学效应抑制藻类细胞的活性、破坏藻类细胞的结构。然而,在藻细胞灭活和破碎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遭到破坏,会有大量的胞内有机物释放到水体中,改变水体中有机物特性,干扰混凝等水处理工艺的除藻效能
神经调控是研究神经活动如何影响大脑功能的一种技术,也是认识脑功能、干预脑疾病的重要工程技术手段。神经调控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刺激、磁刺激、光刺激、机械刺激等,其各具优缺点,而具有微创、高时-空分辨率特点的调控方式是神经调控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近红外激光(near-infrared,NIR)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调控中,且被证实具有非接触和作用范围可控等优点。研究已证实NIR通过激光与组织的热作用既可以直
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安全性差、高成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环境污染和人口增长,人们对先进储能的需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设计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新型可充电池体系。近年来,以Zn、Al、Mg为负极的多价阳离子可充电池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可充镁电池具有低成本、高理论体积比容量(Mg 3833
核苷类似物是一类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病毒感染和细菌或真菌感染等疾病的重要药物,但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也带来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等问题。因此,发展高效低毒的新型核苷类药物仍是药物发现领域的研究热点。芳基三氮唑核苷类似物是一类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化合物,发展基于芳基三氮唑核苷结构的新型核苷类似物是获得活性候选化合物的重要途径。本论文工作中发展了三类新型的芳基三氮唑开环核苷类似物,结构如图1所示。图
集中供冷系统由于其节能性、环保性、消减电网负荷、节省公共区域面积、美化建筑外观等优点,正越来越多的成为当前大型公共建筑采用的一种制冷形式。集中供冷系统主要包含能源站、蓄冷、空调末端等主要设备。为了保证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节能运行,需要设计并运行高效稳定的自动控制系统。然而当前集中供冷系统主要采用集中式的控制系统架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这种控制架构面临系统建模困难和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当前相关研究主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西部地区延伸。我国西部地形起伏度大,公路、铁路面临大量隧道的建设,其中不乏长大隧道和螺旋隧道。当两地之间海拔高差较大时,可以通过螺旋隧道降低两地之间公路的坡度,提高行车安全,同时,螺旋隧道还可以在较短距离内爬升较大的高度,有效的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为山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然而,螺旋隧道特殊的线型使得施工区域污染物扩散和运移不
常规水处理流程通常包括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四步,絮凝是其中重要一环。絮凝处理效果很大程度影响后续的处理工艺和出水水质。近年来,随着对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水处理领域对高性能、高效率和多功能的絮凝剂的需求日益增长。絮凝剂的杀菌作用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絮凝剂的杀菌过程、杀菌机理、杀菌效果和杀菌广谱性有待深入探究。此外,絮凝后对水体中细菌种类的高效、准确识别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论文首先研究无机混凝
氨,作为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之一,不仅可以用于生产化肥,而且也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氢能源载体。从经济发展与人类科技进步的角度考虑,开发绿色高效氨合成技术至关重要。近年来,电化学固氮合成氨技术因其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氮气和水)、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外,洁净的电能作为该技术的驱动力,能够很好地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相兼容,有望实现分布式、模块化合成氨。然而,当前限制该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