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异读现象的问卷调查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现代汉语异读现象的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由于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而显得比较薄弱,本文在传统语言调查的基础上,借鉴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调查方法,在北京市区对504个人进行了异读词读音选择的调查。继而从声韵调及其组合情况、从是否区别使用场合及意义角度、从音韵学、方言学等多重角度讨论其产生的来源这三个方面对表中涉及的97个异读字进行了分析。在对大量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后,主要进行了误读率以及每个读音的百分比计算。然后主要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这三个变量来查看其对被调查者读音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三个变量对群众的读音选择均有影响,且年龄影响最大,文化程度次之,性别变量影响最小。年龄大小与正确率成反比,即年龄越小越容易读对音。文化程度与正确率成正比,即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读对音。女性较之男性更容易读对音。这对以后要进行的审音工作和语音规范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对表中的异读字异读词,提出了自己的规范整理的方法。
其他文献
后现代语境中,随着艺术观念的更新,艺术创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哲学、美学等理论思考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往已成定论的艺术定义等问题重新进入艺术家和美学家视野
洪迈是南宋文坛、政坛的重要人物,他凭一己之力编写出了小说史上规模最大的志怪小说集——《夷坚志》,并通过《夷坚志》的序言阐述了自己对小说的看法。本文主要从《夷坚志》的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飞翔”书写是一个重要、突出的文学现象,它既是文学家塑造人物形象、抒发人文情怀的有效途径,又饱含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美学意义。“飞翔”书写集中出
本文是探索性的着重于语音方面的实证研究,通过语音实验、数理统计等科学手段,结合语音格局和迁移作用的研究思路,尝试构建并对比分析美语和英语的元音格局和主体分布区域,并在此
汤显祖作为我国明代中、晚期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进步的思想家和卓越的反封建斗士,是明代戏剧理论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戏剧理论上的创见对于明朝末期以及清朝戏剧的发展起
文学流派中最具世俗传奇色彩的“张腔”之所以谓之“腔”,实因此“腔”业已成为一种成型的语言流派风格。“张腔”以张爱玲其文为原型,又由不同时地的作家历经几十年的共同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