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现代汉语异读现象的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由于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而显得比较薄弱,本文在传统语言调查的基础上,借鉴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调查方法,在北京市区对504个人进行了异读词读音选择的调查。继而从声韵调及其组合情况、从是否区别使用场合及意义角度、从音韵学、方言学等多重角度讨论其产生的来源这三个方面对表中涉及的97个异读字进行了分析。在对大量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后,主要进行了误读率以及每个读音的百分比计算。然后主要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这三个变量来查看其对被调查者读音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三个变量对群众的读音选择均有影响,且年龄影响最大,文化程度次之,性别变量影响最小。年龄大小与正确率成反比,即年龄越小越容易读对音。文化程度与正确率成正比,即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读对音。女性较之男性更容易读对音。这对以后要进行的审音工作和语音规范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对表中的异读字异读词,提出了自己的规范整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