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作者论”为切入口,分五个章节对“第六代”导演娄烨的电影作品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其中的深层结构。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并对“作者论”和“第六代”进行了文献回顾与梳理。第二章介绍了电影作者娄烨,包括娄烨其人和他对电影史的学习和继承。第三章对娄烨从影以来的八部影片进行了细读,包括《周末情人》(1994)、《危情少女》(1995)、《苏州河》(2000)、《紫蝴蝶》(2003)、《颐和园》(2006)、《春风沉醉的晚上》(2009)、《花》(2011)、《浮城谜事》(2012)等。第四章对娄烨影片的四个母题——重复出现的主题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包括废墟、城市、街道(河道)和爱情与欲望。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娄烨影片的“深层结构”。娄烨的影片有一个明显的转向,自称“不撒谎”的摄影机从一个高调、突兀的显在变成了隐在,逐渐走向缜密、流畅的经典叙事。除了一直坚持的手持摄影的纪实风格,影片已经从追求高度风格化的镜头选择、使用大段的独白走向叙事高于风格的处理。娄烨的影片游走在浪漫世界和现实世界中,从个人的视角出发在银幕上写作个人与时代的交合碰撞。和其他第六代导演一样,娄烨的影片诞生在意识形态大厦坍塌的废墟之上,试图在废墟和横飞的碎片中寻找意义,对抽象意义的追寻在具象的废墟和城市中人与人的周旋及亲密关系中获得了释放。在对熟悉的城市的细节的描绘中,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城市深沉的爱恋,然而他又看到了在各种偶然性的碰撞中生存的城市人的孤独与绝望。个体在爱欲中寻找救赎,然而他们无法避免地看见了或经历了寻找永不告别的重逢的无望,随着激情退却,曾经无与伦比的爱的荫蔽变成了失乐园。无力的救赎容易给观影者留下挥之不去审美焦虑,然而观者必须感激的是,他的作品仿佛是贴近灵魂的耳语,还原了生活的粗砺质感,道出了受伤的心灵的絮语,释放了个体在大时代里的挫折感,实现了悲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