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理论视角下《爱玛》中委婉语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l98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是人类交际中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种文化中,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被广泛地使用。日常生活中对委婉语的使用,不但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我们语言的文明,帮助人们协调人际关系,还能反应出一个社会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在愈加追求文明的现代社会,委婉语的使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多种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众所周知,“文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自是少不了委婉语的使用。《爱玛》是简·奥斯汀被公认的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也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但学者多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小说《爱玛》语言中的委婉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以奥斯汀的著名小说《爱玛》中的人物会话作为文本基础,从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出发,对小说《爱玛》人物会话中的委婉语进行研究,指出小说中委婉语的使用是交际者对交际所处的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交际语境)顺应的结果。语言语境的顺应包括语码、语体的顺应和情态的顺应,由于研究文本的局限性和作者能力所限,在非语言语境的顺应中作者只重点分析对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顺应。该项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语用视角分析研究小说语言,拓宽了委婉语研究的范围,从而让人们更进一层加深对委婉语的认识与了解;另一方面,帮助读者更全面地欣赏文学作品。
其他文献
传统的翻译研究视翻译为语言转换,译文对原文的“忠实性”是翻译质量评估的首要条件。这种研究方法往往过于注重字词或句子的翻译,片面追求字与字、词与词或句与句之间的对等,而
约翰·班扬是英国著名的作家与牧师,因其著作《天路历程》而成名。他一生中读得最多的书就是基督教最经典的著作《圣经》,正因为他对《圣经》的熟知,才写出了影响无数人的经典著
《马蒂斯故事》是由马蒂斯的作品直接或间接引发的3个故事,是A.S.拜厄特对野兽派绘画大师马蒂斯作品的“和谐精神”唱出的知音礼赞。马蒂斯以画作彰显生态和谐的美好,而拜厄特
德国翻译理论家Vermeer和Nord二十世纪八十年启动的功能目的论对于实用翻译实践和研究极为有效。该理论认为翻译行为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即:目的决定手段。在多数情况下,翻译目
经历三天,王思聪(ID:iG.WXZ)完成LPL电竞选手成员资格审核后,于19日下午以首发AD的位置代表iG.LOL战队登上了LPL的舞台,并2:0拿下职业生涯首胜.rn赛后采访中王思聪也承认了自
期刊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理性假面具》是一部诗剧作品。它以约伯、推雅推喇、上帝和撒旦为主要人物讲述了他们在最后审判日关于理性和宗教的一次对话。对话不仅反映了《理性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