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大爆炸时代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而消费者个人信息更因其虚拟意义上的价值,俨然也成为了重要的社会资源。很多经营者为了使将来的商业决策更有针对性,降低在商业活动交往中的成本,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消费者市场,越来越重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价值,更有不法分子选择直接收集这些个人信息来谋取非法利益。当今社会,选择飞机出行对于大家来说司空见惯,我们往往在网络购票平台上通过提交注册个人信息而购买机票。当这些个人信息最终落入不法分子手里,他们便开始伪装成航空公司对消费者进行欺诈从而骗取钱财。部分消费者在通过诉讼手段维权时却发现其诉讼请求极难得到法院支持,导致侵权主体并不会受到合理的惩罚或者压根就没有遭受惩罚,事实上很多时候消费者在一开始就被堵在了“举证的铁门”之外,就算个别法院减轻了消费者的举证责任,也困于难以找到一个准确的请求权基础去支持消费者的诉讼请求,并且在确定责任承担的主体和承担方式上也存在诸多不合理。本文以“网络购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为题,首先分析网络平台购票案件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案例解析的形式总结出现阶段司法实践中网络购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成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本文除引言与结语外,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网络购票消费者个人信息现实问题分析。该部分主要介绍在有关网络购票平台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案件中,存在有哪些争议性问题。第二部分:网络购票消费者个人信息问题之成因分析。笔者将分别从三个方面去分析形成网络购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第三部分:完善网络购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在前两部分分析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五个方面提出完善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