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比较其治疗前后患者的WOMAC症状积分、疼痛指数、病情严重指数及血清细胞因子IL-1、TGF-β的改变,来确定电针与温针灸对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探讨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患者根据完全随机对照设计的方式,随机分成电针组和温针灸组,两组治疗均以补益肝肾、温肾补髓为治疗原则。取穴采用局部选穴与辨证选穴相结合,主要取穴:内外膝眼、血海、肾俞;配穴: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阿是穴。电针组在膝关节附近的内外膝眼、血海及足三里加以电针,采用连续波,频率为3~5HZ,中等量刺激,治疗30min后取出;温针灸组则在上述加用电针的穴位上加以艾绒熏烤,使患者有局部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佳。一般一炷需10分钟,接着置入第二炷,总共置3炷,30min后结束。两天一次,20天为一个疗程,总共2个月的治疗时间。治疗前后对患者的WOMAC症状积分、疼痛指数、病情严重指数及血清细胞因子IL-1、TGF-β的改变等方面给予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1. WOMAC积分:电针组与温针灸组均能改善膝骨关节炎的WOMAC积分,而电针组与温针灸组在其3个方面改善情况各有侧重,电针组与温针在改善疼痛和日常功能方面,电针均优于温针灸组(P<0.05),而在改善晨僵方面,温针灸组则优于电针组(P<0.05);2.疼痛指数:电针组与温针灸组均能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状况,但电针组优于温针灸组(P<0.05);3.病情严重指数:电针组与温针灸组均能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状况,但电针组优于温针灸组(P<0.05);4.IL-1与TGF-β:IL-1含量:电针组与温针灸组都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IL-1的含量(P<0.05),且电针降低患者的IL-1含量作用优于温针灸(P<0.05); TGF-p含量:电针和温针均可以使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TGF-p含量明显的升高(P<0.05),且温针灸组的疗效优于电针组(P<0.05)。5.总体疗效方面:电针组的临床愈显率为57.5%,其总的有效率为87.5%;温针灸组愈显率为37.5%,总有效率为80%,;两者相比,总有效率之间差异(P>0.05),即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临床愈显率上电针组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温针灸组(P<0.05)。结论:1.电针与温针均可以有效地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电针侧重于止痛作用,而温针灸侧重在缓解关节的晨僵方面。2.电针与温针灸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IL-1的含量,同时增加患者血清中TGF-p的含量;而电针侧重于降低患者血清中IL-1的含量,温针灸则侧重于增加患者血清中TGF-p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