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设施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城市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公用设施,不同程度地面临邻避冲突问题。作为城市公用设施之一的电网设施也同样陷入建设邻避困境。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专家关于邻避效应的研究发现,国外的研究较早,国外学者对邻避效应的成因及解决策略上的研究大多以环境公平、公众参与和利益补偿为视角,从研究策略解决路径看,主要是探索从二元对立转向二元合作。国内学者对邻避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有一些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邻避效应成因分析和治理路径上,大多以公众参与、协商民主和利益补偿为研究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东莞电网为案例,系统分析“十二五”规划建设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通过引用邻避效应框架,从市、镇、社区、公众四个层级梳理出公用设施建设面临的困境。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公众参与和协商民主为分析框架,剖析公用设施建设困境的动因,即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决策程序缺乏透明和公众参与、补偿政策存在缺陷、公众的利益诉求与维权意识增强。如果把公用设施建设的困境作为因变量,实际上这四大动因是中间变量,而中国社会多元化文化下的多元利益诉求就是其自变量。因此,要想改变公用设施建设的困境,就需要从根本上研究如何实现多元世界里的多元利益诉求。当下,研究如何解决多元化的社会格局与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公用设施管理单位面临的一个挑战。针对当前社会治理的多元化矛盾问题,实际上当代公共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已经为应对挑战准备好了现实的选择,即公众参与和协调民主。本文尝试结合十八大后中共中央对协商民主的部署,引入公众参与和协商民主理论,提出解决公用设施供给困境的可行性路径:通过构建公用设施规划与城市规划协商发展机制、公用设施建设的协商民主治理体系、完善利益补偿政策和制度化的约束机制等“一体系、一政策、两机制”治理模式,系统解决公用设施建设的邻避问题,从而力争实现全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