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进一步验证并比较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与阿苯达唑(ABZ)两种药物治疗绵羊肝包虫病的疗效,本文设计了阿苯达唑脂质体和阿苯达唑两种药物治疗绵羊肝包虫病效果的比较试验,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验证并比较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与阿苯达唑(ABZ)两种药物治疗绵羊肝包虫病的疗效,本文设计了阿苯达唑脂质体和阿苯达唑两种药物治疗绵羊肝包虫病效果的比较试验,于试验绵羊人工感染包虫后,根据不同药物分为两组,并在不同时间点对各组绵羊的外周血液白细胞(嗜酸性、嗜中性、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分类计数;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FCM)对CD4+T、CD8+T、B淋巴细胞、谷丙转氨酶和血清总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不同药物治疗肝包虫病前后不同时间段绵羊细胞免疫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比较阿苯达唑及其脂质体治疗绵羊肝包虫病的效果,同时,制作并观察病理组织切片,进一步探讨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为治疗绵羊肝包虫病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试验一:将从犬小肠中收集分离得到的细粒棘球绦虫(带孕节)给试验绵羊口服人工感染,每只绵羊口服10个成虫孕节。感染当天为试验0d,其后于45d、60d采集绵羊全血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粒棘球蚴抗原并判断绵羊感染肝包虫病情况;选择肝包虫病阳性羊6只,分为两组,每组3只,分别口服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脂质体,连续用药30天,在-15天、0天、15天、30天分别采集血样,利用流式细胞术等对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谷丙转氨酶和血清总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给药15天, 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L-ABZ组显著低于ABZ组(P<0.05);L-ABZ组嗜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高于ABZ组(P<0.05);在给药30天,ABZ组血清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L-ABZ组(P<0.05)。给药前后,ABZ与L-ABZ组之间CD4+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谷丙转氨酶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表明,L-ABZ作用优于ABZ,对绵羊肝包虫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试验二:选用同期人工感染肝包虫病羊,共分为3组,每组3只,对照组、口服阿苯达唑组(ABZ)、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组(L-ABZ),连续用药30天后屠宰并观察肝脏包虫囊外观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行疗效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绵羊肝包虫病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阿苯达唑。
其他文献
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引起的鸭病毒性肝炎(DVH)是一种高致病性传播迅速的疾病,它已经成为威胁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DHV-Ⅰ主要感染1月龄以下雏鸭,尤其是2周内的更易感。免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已明显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我就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所面临的困惑与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改中教师面临的困惑及对策 (一)教师观念转变的问题 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其只有更新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以便从根本上推动课改。在教学工作中,我们
许多研究表明,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主要是神经、心血管系统、骨代谢。铅可以通过对钙磷代谢、骨钙素、内分泌系统等的影响,干扰了骨形成,造成功能性的衰退,引
2009年10月30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这次会议,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标志着以课程改革为重要推动力的素质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我们的教学改革,中心点是要做到“快乐”。学生快乐学习,与教师快乐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最近,听了几位优秀语文教师的公开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紧紧抓住了新课改教学的中心——快乐学习。 快乐学习的第一个层面,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能引起妊娠母猪的流产、死胎、木乃伊等繁殖障碍症状,
摘 要: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他的代表作《蝇王》中广泛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尽管小说的主人公只是一群孩子,但是,他们在孤岛上的生活正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作品用故事象征现实生活,象征人类社会。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几个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来探索作品的主题。 关健词: 《蝇王》 人物 象征 《蝇王》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在一次未来的核战争中,一群男孩儿乘飞机撤离
摘 要: 《红楼梦》第三回主要描写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情景,通过精彩的人物刻画,及对建筑、服饰、礼仪等方面的细致描写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主要人物在这一回里登场,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本回虽然篇幅不长,但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是整部作品中极为重要的回目,它所包含的一些经典诗句、人物对白等皆是考验译者功力的试金石。本文从翻译策略、词汇筛选、修辞效果等方面对《红楼梦》第三回目的两个英译本节选进行
摘 要: 田纳西·威廉斯是对美国戏剧产生重要影响的剧作家,《玻璃动物园》是他的成名作。剧作描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个普通家庭,当三个家庭成员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碰撞时,他们曾争取一丝实现愿望的机会,但最终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所有的幻想终究破灭。焦虑和幻想,过去和现在,欲望和压抑是作品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异化理论分析《玻璃动物园》,认为作品中人物的疯狂不仅是人物性格特征的表现,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