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对于诊脉部位、寸、关、尺的定位方法及浮、中、沉的采集方法,历代医家却有着不同的说法。几千年来,诊脉部位从“遍身是动则诊”、“头手足三部九候”、“三部诊法”等,发展到沿用至今的“独取寸口”的脉诊方式,使脉诊的采集部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但关于寸口脉长度与寸、关、尺各部的长度却有不同的解释;对于浮、中、沉取脉压力(亦称举、按、寻),古代医家多遵循《难经》中以不同数量的“菽”的轻重来表述三种不同取脉指力,即以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十五菽的步进值来分别描述浮、中、沉的取脉指力,但时至今日,对于菽的大小重量无从可考,而且临床实际诊脉时,也多依靠主观感觉来判断。即便有经验或脉诊水平较高的临床医生也只能对寸、关、尺定位和浮、中、沉取脉指力等涉及脉诊“三部九候”采集的方法与标准进行模糊地或经验式地描述。在现代脉诊仪研制过程中,制订相关的操作标准与规范是广泛采集数据与扩大临床应用的前提。现行中医文献与临床关于寸、关、尺定位和浮、中、沉取脉指力等涉及脉诊“三部九候”采集方法与标准的描述,显然无法直接应用于现代脉诊信息采集装置(脉诊仪)的“三部九候”采集标准制定。目前的脉诊仪的研制主要应用基于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对寸口脉进行采集。因应用传感器类型不同、采集位置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并且大多脉诊仪器只是应用一个传感器即单探头脉诊仪(单点对寸、关、尺分别采集),没有完全模拟中医临床实际,因此,使各研究的结果之间难以相互验证、相互参考或广泛推广。为解决现代脉诊采集装置采集规范问题,需要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出发,在研制稳定、高效、实用的三探头脉诊仪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严谨而合理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寸、关、尺定位和浮、中、沉取脉指力“三部九候”信息采集的规范化研究。研究目的:针对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重点课题“正常人群不同体质中医脉诊生理参数系统调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2项自主课题研发的新型“三探头脉诊信息采集装置”开展寸、关、尺定位和浮、中、沉取脉压力判断的规范化研究。重点回答以下问题:1.脉诊采集装置根据屈臂前臂长度的寸、关、尺定位方法与临床医生的定位是否相符?2.基于临床操作的脉诊采集装置浮、中、沉的测脉压力值范围各是多少?3.脉诊信息采集装置浮、中、沉的采集压力是否与身高、体重等生理参数相关,相关性如何?研究内容: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研究和临床采集,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部分包括古代及现代研究,古代文献主要对诊脉部位,寸、关、尺的定位、浮、中、沉采集定标等方面进行了搜集与整理;现代研究方面,主要是基于脉诊仪对寸、关、尺和浮、中、沉的采集方法的搜集与整理,并总结了现有研究出现的问题与研究方向。同时对于“沉脉”这一临床常见脉象,从沉脉的定义、历史沿革、脉象特征、主病及其测脉方法和标准化研究进行分析整理,强调了现代脉诊操作的规范化的重要性。本课题应用三探头脉诊信息采集装置,对正常人、外感患者、慢性肾病患者三类人员进行“三部九候”脉诊信息采集。采集时由3名高年资临床医生同步脉诊,进行寸、关、尺定位和浮脉、平脉、沉脉判断;采集的同时,对相关生理参数进行测量,并填写患者知情同意书、相关临床量表。对获得的数据应用MATLAB7.0,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对三种不同生理病理人群的特征性脉象进行采集,并结合主观的脉位判断,找出左右各3部浮、中、沉的压力值范围;分析各部之间的取脉压力值之间的关系,验证古代文件中各部脉比例相关的论述;对各组生理参数与取脉压力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寻找与测脉压力具有相关性的特征性生理参数,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生理参数与测脉压力相关的数学模型,根据特定的生理参数标定或判断脉诊采集装置浮、中、沉的采集压力,并使用随机采集的方式对浮中沉测脉数学方程进行验证,判断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1.本课题组前期所制定的以腕横纹为标记,以屈臂前臂长为参数的脉诊寸、关、尺定位方法通过应用于脉诊信息采集装置,并与临床医生脉诊采集部位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临床实际测量值与数学模型计算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在63%-90%之间,验证了该定位方法的可靠性。2.基于临床操作的脉诊信息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浮、中、沉的压力值范围及其比例关系如下:①浮、中、沉取的压力值范围分别为:浮取时按照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的顺序为(单位为克):28.07—73.29、47.08—89.92、81.64—94.10、21.79—90.56、45.72—107.60、100.05—116.34;中取时按照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的顺序为(单位为克):43.77—153.04、57.69—191.24、85.89—186.43、41.26—126.67、68.30—202.12、89.43—216.87;沉取时按照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的顺序为(单位为克):68.26—137.34、85.16—263.32、98.64--326.61、90.24—158.07、88.22—270.12、112.44—334.40。同一部位在浮、中、沉取不同采脉压力范围呈递增趋势,同时各组压力数据间有较大部分的范围重叠。②寸、关、尺各部的浮、中、沉采集压力呈递增趋势,比值分别为左寸浮、中、沉比为:1:1.89:2.50;左关为1:1.58:2.12;左尺为1:1.34:2.01;右寸为:1:1.57:2.43;右关为1:1.57:2.13;右尺为1:1.20:1.85。各部位浮、中、沉取不同采脉压力均值呈递增趋势,其比例在1:1.5:2左右,各组因采集部位不同而有相应的比例变化。③同为浮取(中取、沉取)时,左右手寸、关、尺6部的采集压力有所不同。其中浮取时按照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的顺序比值为:1:1.52:2.04:1.07:1.55:2.49;中取时按照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的顺序比值为:1:1.27:1.45:0.89:1.29:1.58;沉取时按照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的顺序比值为:1:1.29:1.64:1.04:1.32:1.84。左右各手寸、关、尺3部之间,即使是同一类采脉压力下,仍存在显著差异,其比例在1:1.4:1.7左右,随施加压力不同而有所差别。3.脉诊信息采集中浮、中、沉取压力值与人体生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①脉诊采集中浮、中、沉取的采集压力与皮脂厚度和、腰围、臀围、BMI和腕周长等与肥胖程度和皮脂厚度相关的参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与身高、臂长等长度参数没有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诊脉中需要根据患者胖瘦程度(而非身高)来调节切脉压力的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本研究的可靠性。②左右手各寸、关、尺6部不同采集压力大多都有与其相关的生理参数,并可以通过该生理参数建立采集压力的计算方程,为脉诊信息采集压力提供因人而异的计算和采集方法。其方程分别为:(注:为方便脉诊信息的采集,此方程中Y值已经转换为脉诊仪所能识别的电压值,单位为10-6mv,下同)左寸中取:Y=67.93×BMI-83.15;左寸沉取:Y=82.24×臀围-6440.56;左关中取:Y=18.06×腰围-47.14;左关沉取:Y=73.23×体重-63.95×臀围+2965.48;左尺中取:Y=21.53×臀围-789.66;左尺沉取:Y=91.51×BMI-62.99;右寸中取:Y=55.19×BMI+3.67;右寸沉取:Y=58.97×腰围-53.94×肩胛下皮褶厚度-1593.50;右关中取:Y=13.21×体重+538.16;右关沉取:Y=24.86×腰围-164.35;右尺沉取:Y=65.39×肩胛下皮褶厚度-31.56×上臂肱三头肌肌腹处皮褶厚度+1696.06;左右3部浮取时均未能找出相关参数,是否与临床过程中浮取力量较小,与皮下脂肪厚度相关性不高有关尚待进一步验证和分析。③通过在特定生理参数的方程所计算的浮、中、沉3种不同测脉压力下采集脉诊信息的振幅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脉位,并与临床医生实际判断比较,其符合率达到81.00%,验证了通过特定生理参数因人而异地计算浮、中、沉3种不同测脉压力方法及其合理性。研究讨论:本课题对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讨论:1.基于传统理论确定的以屈臂前臂长度测量值定位寸、关、尺定位方法应用于脉诊采集装置是可行的,这种方法避免了人为定位的随意性,使脉诊采集装置的寸、关、尺定位更加客观、准确和规范。2.浮、中、沉测脉压力测量值是基于临床的医生判断对比的结果,但存在着交叉重叠的部分,即边界不清的问题,一方面说明受试者存在着个体差异,更重要的是主观判断确实存在着较大的误差,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加以修正。3.相关生理参数是影响浮、中、沉压力测量值不可忽视的因素,在脉诊信息采集装置判定浮、中、沉脉位过程中,根据个体化生理参数进行个体化采集,应是脉诊规范化采集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结论:本课题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脉诊寸、关、尺定位可以腕横纹为标记,通过曲臂前臂长为参数,将腕横纹后前臂长3.625%、9.075%、14.98%的位置分别定位为寸、关、尺中点。该方法具有标记显著、因人而异、可测量的特点,为传统中医诊脉“以身高布指”的理论提供了依据,为中医脉诊寸、关、尺定位的规范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本研究对该方法进行了临床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计算结果与临床医生诊脉定位结果一致性较高,为较可靠的标定方法。2.脉诊浮、中、沉取的压力值因人而异,且取值范围因受试者差异与临床医生感受的差异而有大范围的交叉。左右手寸、关、尺6部浮、中、沉取的压力呈递增趋势,其比值在1.1.5:2左右。该结果为脉诊浮中沉取的规范化提供了依据。3.同一取脉压力下左右各手寸、关、尺3部的测脉压力有显著差异,其比例在1:1.4:1.7左右,因浮、中、沉取的测脉压力不同而有相应变化。该结果对《内经》等传统理论中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等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4.通过左右手寸、关、尺6部不同浮、中、沉取分别建立基于体重等生理参数的相关方程,可以计算出每位受试者个性化的浮、中、沉取测脉压力。一方面为中医传统诊脉因患者胖瘦而调整切脉压力的理论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也使得脉诊信息采集装置做到了“三部九候”的脉诊信息采集,为脉诊客观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采集方法。该方法在本研究的验证中有81.00%的符合率,是较为可靠的采集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