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周刊》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k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声周刊》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共产党人掌握并公开出版发行的时事综合性刊物。是由中共地下党员车耀先和一批爱国进步青年主办。1937年1月17日在成都创刊,创刊过程“一波四折”,先后四次遭到查封,三次变更刊名,总计出版六十一期,后期发行上万份,共一百余万字,1938年8月23日遭到四川省党部无理查禁。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择《大声周刊》作为毕业论文的原因和意义,并且全方位的介绍《大声周刊》现有的研究状况。第二章为《大声周刊》概述,主要介绍了《大声周刊》的办刊背景、办刊宗旨、办刊过程、主要栏目、主要编辑和发行出版等内容。第三章为《大声周刊》主要内容概括,前期积极地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方针和政策,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又以巩固团结,抗战到底为指导方针来唤起民众。第四章对《大声周刊》的特点进行提炼,《大声周刊》特点鲜明,从作用上看,言语犀利,文章针对性强;从内容上看,文章贴近群众,关注面广,互动性强;从形式上看,文章形式多样,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第五章对《大声周刊》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大声周刊》在宣传党的思想、抗日救亡、巩固团结、爱国主义运动、扩大党的队伍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也积极地揭露和批判国民党政府压制人民的抗日运动和消极抗战、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它使人民群众认清了国民党政府的本质,同时它也扩大了党的影响力,提高了党的威望,奠定了党的群众基础,为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也推动了四川地区党的事业发展,带动了四川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的贡献。《大声周刊》是在国统区出版发行的,它的出版意义重大,为其他报刊的出版发行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其刊载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积累的办刊经验对现在的刊物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克鲁岑提出的“人类世”概念在人文社科领域受到热议,并引发了文学研究者对气候变化文学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美国科幻作家金·斯坦利·罗宾逊的“首都三部曲”——《雨的四十
本次翻译实践源文本为罗斯·莫里森·麦吉尔(Ross Morrison Mc Gill)所著《卓越教学法》(Just Great Teaching)一书第二章。该书讨论了现阶段英国教育存在的十大典型问题,指
目的:已有研究证实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phophatase-1,MKP-1)参与了银屑病的发展过程,但其具体的细胞分子机制尚未清楚。在本研究
目的基于复合树脂粘结的现代牙齿缺损修复存在粘接耐久性不足的问题。本研究目的是研究合成的贻贝黏附蛋白仿生单体N-2-(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酰胺(DAA)对牙本质胶原纤维的降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国家出台了在南方大力发展推广农作物间、套作的文件。其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南方、西北及黄淮海等地得到大面积示范推广,既
语言磨蚀,作为语言习得的逆过程,对外语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多数中国学习者的第一外语是英语,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者们发现,一旦停止正式的英语课堂学习之后,他们的
拟话本小说发展至有明一代渐成繁盛之态,在冯梦龙等人的带动下诸多文人投身其中。李渔是明末清初文坛的重要人物,在戏曲创作及理论等方面造诣颇深,在其居杭期间亦参与到拟话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和信息化革命的到来,经营者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够帮助其精准市场营销、辅助决策、催生产品和服务、改善产品和流程,提高收益。大数据所带来的竞争
本篇报告的翻译材料选自杰弗里·比蒂(Geoffery Beattie)的著作《重新思考身体语言——手势如何反映隐藏思维》(Rethinking Body Language:How Hand Movements Reveal Hidden
背景:在哺乳动物的矿化组织中,牙釉质是最坚硬的组织。一旦牙釉质受到损伤,机体无法进行自我修复和再生。传统的修复方法常伴有牙体组织-人工材料粘接界面的微渗漏和继发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