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参与、经过多个阶段才能最终形成的、极其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在此过程中,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作用是癌变通路的关键,细胞凋亡异常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参与、经过多个阶段才能最终形成的、极其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在此过程中,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作用是癌变通路的关键,细胞凋亡异常在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病学上占有重要地位,能量代谢异常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都是肿瘤细胞重要的特点。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ALCAT1)是定位于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上的一种心磷脂酰基转移酶,主要参与心磷脂的病理性重塑,导致心磷脂结构异常,继而影响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引起或参与一系列衰老相关疾病以及各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前期结果表明,ALCAT1的缺失促进氧化磷酸化,并且ALCAT1在多种人类肿瘤中高表达,但关于ALCAT1在肿瘤中的作用还未曾有研究。众所周知,p53突变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同时p53敲除小鼠作为一个经典的肿瘤模型被广泛应用。本研究构建了 ALCAT1/p53基因敲除小鼠,探讨ALCAT1的缺失对p53敲除小鼠肿瘤发生的影响,并研究相关机制。结果显示,与ALCAT1+/-p53-/-小鼠相比,ALCAT1--p53-/-小鼠的寿命明显延长。在统计小鼠肿瘤分布情况时发现,两组小鼠最容易发生的肿瘤均为恶性淋巴瘤。但在解剖学位置上,当恶性淋巴瘤浸润全身主要脏器时,ALCAT1+/-p53-/-小鼠脾脏的肿大程度远远高于ALCAT1-/-p53-/-小鼠。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内的一系列实验中我们发现,ALCAT1-/-p53-/-小鼠的MEFs细胞对X-Ray辐照,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更敏感,并且ALCAT1的缺失损伤了 X-Ray辐照以及FCCP处理时p53敲除MEFs细胞的线粒体融合。以上结果提示,ALCAT1的缺失可以延长p53敲除小鼠的寿命,并且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来延缓肿瘤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肝切除术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患者的潜在可治愈手段,然而临床实践中肝切除术后患者的长期生存差异较大。通过预后风险评分可对肝切除术
研究代数表示论与李代数之间的联系是近三四十年来一个热点问题,其重要的研究工具是Ringel-Hall代数.本学位论文主要利用表示论方法研究与一类unit型q(x1,x2,…,xn)=(?)-(?)+xixn
子流形几何是微分几何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6维近凯勒(nearly Kaehler)流形是其中非常热门的一类研究对象.2005年,Butruille对6维齐性近凯勒流形进行了完全分类,它一定同构于6
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与狂犬病毒都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且该病毒为水疱病毒属(Vesiculvirus)的原型。部分家畜如猪、牛、马在感染了水疱性口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Weyl型定理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本学位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Banach空间上的Weyl型定理进行了相关探讨.本论文共分为四
目的:通过检测ox-LDL诱导/非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中miR-587和TLR4的表达,在细胞中上调/下调miR-587的表达,探讨miR-587是如何通过调节TLR4的表达来影响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生
研究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之一。然而内分泌药物的获得性耐药限制了乳腺癌临床治疗的效果,其中的机制仍有待研究。前期已有文
目的:观察云药“七龙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气道重塑相关因子的影响,为丰富COPD稳定期的干预手段提供临床试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同期对照临床试验方法,
硒蛋白是糙米中硒的主要存在形式,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本论文以三种富硒糙米(通过叶面喷施硒肥进行富硒处理)为原料,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富硒糙米蛋白,表征其理化性质并测定
hERG(Human ether-a-go-go-related gene)钾通道门控过程异常会形成各种疾病,如心律失常、长QT综合征等,许多中药化合物就是通过影响hERG钾通道的门控过程来发挥其抗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