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偿总是伴随着翻译出现,可以说有翻译的地方就必然会有补偿。我国有关翻译研究的记载始见于佛经翻译,至今已有1300多年。而1300多年来关于翻译补偿的理论研究却少之又少。《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中国文化传世经典,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主要是记言,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它的语言精练含蓄,富有概括性;幽默诙谐,口语化。有些语句既形象,又富有启发性和哲理性,常被后人引用,已成为成语、格言。有些章节运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描写即能展示出人物的生动形象。由于《论语》中各篇章篇幅小,语境不具体,而又话语简洁,并富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因此在翻译时,多处需要使用补偿手法。这部著作从十七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便被不同译者翻译介绍到西方国家,因此译本相对较多。而补偿是翻译时不可或缺的翻译手段,但目前对补偿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对国内外翻译领域对补偿的研究从定义及分类的角度进行梳理。目前在对补偿少有的研究中,还存在着定义模糊,分类不清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补偿仅为弥补翻译过程中意义上的损失,有的研究者则认为声音、效果、修辞和意义皆属补偿范围。在分类中,有的研究者从实际操作的层面,将补偿划分增义,注释等,甚至于将归化和直译也划分为补偿中的一类,而有的研究者则从补偿的位置这个角度出发,将其划分为同位补偿及异位补偿等。因此,本文作者重新对补偿进行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意义补偿和表达方式补偿这两大分类。同时提出,在补偿过程中,应该遵循必要原则和质量原则,即补偿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与原文相关且必须的。而且补偿的内容要与原文意义符合而不相左,在文中出现的补偿在风格、效果及功能上也应与原文相符。而在文外,如脚注等中的补偿则要能完整地传递所要传递的信息。本文以《论语》的英译本为比较基础,通过对不同译者的译文分析,对补偿作更深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