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保罗·利科的解释学的批评研究,本身正是对保罗·利科思想的一种解释。文章利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的方法,确切地讲,利用语义分析法和词义分析法,以及新批评的有机整体性的思想来分析保罗·利科在反思解释学中的出位之思。作者试图在解释保罗·利科的出位之思中也做到出位。
保罗·利科认为解释学基本上是对自我的理解,就这个角度而言,他继承了现象解释学的思想。但是他的自我的解释学与前人有所不同,他批判他们的直观论、唯心论,因为他追求严格的解释现象学,探索在据为已有中“与自我产生间距”的解释过程。利科并没有把自我的解释学建立在自我之上,相反,他超越自我,从非我绕道迂回抵达存在的终极。他认为解释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而将自我的解释学从认识论上升到本体论。本文整合利科的绕道文本和他者的富有创造性的解释学,探究其出位之思。
全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引言”,阐明了选择出位之思这一题目的原因,对保罗·利科的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研究,同时勾勒出了本文的结构框架。作为新型的文本理论的一个文类分支,如今的解释学既有哲学性又有文学性,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是研究文学的基础。文中还指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整合从文本和他者的绕道来研究利科的出位之思,并试图激发读者去理解自己的思维和存在。
第二章,“解释学与文学研究”,是对解释学和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的基础性探讨。近来,文学理论杂合了其他并不明显得指向文学的领域,变成了一种新的文类——“文本理论”。从而,任何由文本理论指导的文学研究不可避免的混合了其它学科,例如哲学、现象学、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等等。而平行于现象学、叙事学、精神分析的解释学成为这种新型理论的一个文类的分支。而且,研究解释学对研究文学是起基础性作用的。首先,文学需要被阅读,被理解,文学的意义在于它被解读的方法。解释学作为对解释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恰当地理解文学的方法。其次,解释学成为杂合性的新文类的一个分支,激发读者在阅读时去思考例如自我反思性的人类大问题。而本文探究利科的反思解释学,也就是要试图对文学研究起到以上两点作用。
第三章,“出位之基”,是对保罗·利科的反思解释学的思想来源的评论,详细说明了利科是对什么的超越。出位是一种既是又不是的状态。对利科而言,他必然已经从前人那里获得了对自我的哲思,而且继承了解释学是对理解自我的研究,又打破了学科分界线。事实是,他将哲学、现象学、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和解释学杂合在了一起,寻求一种解释的“长途”以获得吻合解释学程度的确定性的自我。他的思想来源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历史的、纵向的,一是同时代的、横向的。
第四章,“出位至超脱的文学”,是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中的语义分析法和词义分析法在保罗·利科的文本解释理论中的具体运用。本章对完全体现利科出位之思的迂回绕道的解释学的细枝末节做了阐述。利科认定文学是文本一读者相互关联的,对文本的解释就是读者对自己的理解。然而,自我的解释学不会是直觉直接的,而是必须通过对语言进行分析的迂回——就是我们用来谈论自我的语言。他建构的解释弧,高度模拟他的绕道哲学。另外,在据为已有的过程中,对文本中文字的指代和意义的探索导致互文性:一个文字的含义得自于它在另一篇文章中的指称。通过这种文本间的相互指称,一个想象的文学世界产生了,读者从而可以在这样超脱的文学中实现存在。
第五章,“通过他者的出位”,是对利科作品的文本性和有机整体性做进一步细读,认识到对自我的理解能够跨越文学,自我的解释学能够以其他主体为中介。本章对以他者为中介来理解自我进行了阐述。文中对同一和自身、自我和他者的辨证分析有利于建立个人的身份。而主体间性的实施应该避免唯心主义,以达到利科的解释学的确定性。分析得出结论,自我本身构成他者的中介,凭借身体及其延展物、语篇和文本中的文字与其他人相互结合在一起。利科最后一种重要的出位既超越了自我也超越了他者,在解释的途中实现存在。
第六章得出结论。利科在自我的解释学中有重要的出位。第一,他同时超越了解释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因此,他宣称他的自我的解释学必是一种迂回绕道的哲学。第二,在理解文本中文字的过程中,意义支配读者,并赋予读者自我。在读者跨越到这样一个超然的文学世界时,他就能理解并获得自我。可事实上,哪里有阅读,哪里就有误读。尽管这篇论文会是对利科思想的一种误读,还是希望这会是正面的误读。目前对利科的研究仅限于他的文本理论以及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他的有关隐喻、叙事学等的解释学。但它或许能够引发对利科的反思解释学的更进一步的探索,例如,可以用他的叙事学中的时间意识来理解自我,还可以从他对语言、隐喻、解释的冲突的研究中探索其出位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