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所处工作场域内的各因素满足教师自身需求的程度。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与教师的工作投入,离职意愿,自我效能感、敬业程度以及职业吸引力等因素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关注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水平对于学生学会学习、学校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滇西边境山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为被试,对其工作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教育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所处工作场域内的各因素满足教师自身需求的程度。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与教师的工作投入,离职意愿,自我效能感、敬业程度以及职业吸引力等因素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关注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水平对于学生学会学习、学校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滇西边境山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为被试,对其工作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教育研究方法收集了原始的分析材料,用统计软件SPSS25.0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了分析与处理,探索了以滇西边境山区为例的边远山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滇西边境山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由十个因素组成,分别是学校发展、生源品质、学校资源、个人能力、学生表现、人际关系、流动意愿、工作负担、家长情况。2)总体而言,滇西边境山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偏向中立,十个因素上的满意度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工作本身、人际关系、个人能力、学校发展、生源品质、学校资源、学生表现、流动意愿、工作负担、家长情况。3)不同性别、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工作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职称、不同学历、是否担任班主任职务的教师,其工作满意度存在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在工作满意度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教龄、不同执教学段、不同工作地点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根据研究结论,从教师扮演多重角色但缺乏专业技能的冲突,资源匮乏困境下保障育人环境的矛盾,艰苦奋斗动能被整体环境压制的博弈这三个角度,探讨了教师工作满意度偏向中立的原因,并从政府与学校、社会与家庭以及教师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提高边远山区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的参考性建议。
其他文献
“构建实践型育人新模式”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学科实践是发挥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有效途径。大概念引领的项目化整体设计、“物”“理”相融的实践型学习方式、催生精彩观念的表现性学习评价,这些以项目为核心的学科实践教学策略能让学生手脑并用、积极参与,让物理课堂生机勃勃、凸显特色,发挥学科育人的重要功能和独特魅力。
<正>在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建设过程中,加强青少年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扎实推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刻不容缓。2017年以来,广西教育学院教学研究部(现已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院)夏辉辉老师先后主持了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非遗’主题地方特色课程建设研究”和“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多
目的 探讨基于眩晕评分的分级护理方案对改善耳源性眩晕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庆市立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耳源性眩晕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级护理方案。比较干预前、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hort-F
我国的经济实力迅猛发展,人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商来应对生活中出现的经济问题,然而以往的教育注重对智商与情商的培养,忽视了财商教育。小学生互相攀比、盲目消费,直播打赏、充值巨额游戏币的新闻层出不穷,大学生陷入“校园贷”、“裸贷”的事件频发,遭遇金融诈骗的事件屡见不鲜,这暴露出财商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财商教育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龄期儿童处于个体社会化和大脑
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中,赋能是个重要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改变了社会工作专业赋能的服务方式,其实施和发展与社会常态下有极大的不同,笔者通过利用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概括出五种表现维度,从时间维度看,按照助人者投入时间的长短,以及赋能对象的赋能效果持续的长短分为短期赋能和长期赋能;从方法维度看,依据社会工作专业中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分为个案赋能、小组赋能和社区赋能;从逻辑维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癌症末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越来越受到多方重视,改善其生命质量逐渐成为对其服务时的主要目标。生命质量的提升除对患者自身具有重大意义外,其在和谐家庭、稳定社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会工作在介入癌症末期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以提升其生命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工作者运用生命回顾疗法对癌症末期患者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时对生命质量的提升作用,从而为社会工作者运用此疗法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家庭养育难度不断升级,核心家庭日渐增多,基于非亲属关系的老幼跨代互动项目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其重要价值逐渐凸显。老幼跨代互动旨在实现互惠互利,大多数研究都同意老幼跨代互动对老人具有积极影响这一观点。然而,在对幼儿的影响分析中,几乎所有检索到的研究都侧重于强调互动改善了幼儿对老年人和老化过程的消极看法,有关幼儿直接获益的研究结果极为少见。幼儿社会情绪问题普遍存在,
我国脑瘫儿童发生率较高,近年来,国家对脑瘫儿童的养育照护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亲子互动对养育照护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结合笔者的专业实习,因此选择开展脑瘫儿童亲子互动研究。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脑瘫儿童家长缺乏互动意识、互动技巧不足造成互动方式单一、互动过程中情绪问题严重,这不利于脑瘫儿童的康复和发展,并且容易对脑瘫儿童心理造成二次伤害。这些对脑瘫儿童群体的身心成长造成潜在威胁,社会工作理应对这类群体加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公民的生育权得到了释放,部分父母生育二胎的积极性有所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善。现实是“全面二孩”政策下青年父母的生育、养育意愿下降依旧严峻,养育子女的压力有增无减。父母们如何应对二胎养育压力是现阶段提升青年夫妻生养二胎意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研究从“二孩家庭”双职父母的角度出发,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深入了解服务的城市双职父母养育二胎的压力现状,将案主夫
持续性照护社区的丧偶老人物质和照料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依然面对丧偶等原因造成的负性情绪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社区中的主观幸福感。基于此,本文以武汉T社区的一名丧偶老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叙事疗法对其负性情绪问题的缓解,在此基础上将案主故事叙述中的正向经验与T社区的空间资源相结合,发挥案主能动性以使其负性情绪得到可持续缓解,探讨叙事疗法介入持续性照护社区丧偶老人负性情绪的有效性和创造性空间,基于本研究